1 / 10
文档名称: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和岩浆岩带形成与演化及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和岩浆岩带形成与演化及研究.pdf

上传人:2286107238 2015/6/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和岩浆岩带形成与演化及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卷第期地质调查与研究
27 2 Vol. 27 N o. 2
2004 年 6 月 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 J un. 200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和岩浆岩带的形成与演化
汤加富1 ,高天山2 ,李怀坤3
(1.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安徽合肥 230011 ;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合肥 230026 ;
3.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300170) )
摘要:在研究印支期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形成与地幔差速环流的基础上,系统综合了中国东部中新生
代的基底构造对断裂构造的控制,深层构造对隆凹与断陷盆地的制约,伸展构造在陆内及陆缘外的表现,岩浆岩
带的时空分布及展布特点等规律,依据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与岩浆岩带在时空分布上的宽阔性、方向性、
迁移性、分带性,特别是深层构造对浅层断裂构造、伸展构造的制约,以及岩浆岩带、隆起与盆地等自西向东迁移
特点,提出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强大地幔东向差速环流有关。
关键词: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岩浆带;地幔东向差速环流
中图分类号:P542 + .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 6956 (2004) 02 - 0065 - 10
主要呈 EW N EE 向,如伊林哈别尔朵—西拉
引言
1 木伦、华北陆块北缘、集宁—凌源断裂带,以及
历经漫长的地史演变,由印支运动完成华伊利克得—加格达奇、克拉麦里—札鲁特断裂
北与华南地块的聚合,形成一统的中国大陆。带等。在秦岭—大别—苏鲁地区,自西而东,主
此后海水逐步退却,除西南边陲地区外,中国东要呈 NWW N E 向弧形展布,如龙首山—固始、
部在中新生代已是陆相沉积,开始了中国大陆商南—商城、磨子潭—晓天、襄樊—广济、响水、
由从前的南、北差异,转变成东、西分野的另一五莲断裂带等。在华南地区,则呈近 EW N EE
重要构造演化期。印支运动以后,中新生代的向,有绍兴—萍乡、歙县—德兴、景德镇—宜丰、
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1 ] 形成颇具特色的中国东怀化—安阳、宜山—全南断裂等。在江南加里
部构造格局与岩浆岩带,多数学者认为与太平东造山带及南岭地区,这类断裂主要呈 N E 向,
洋板块往西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有关。但是, 如华蓉山、慈利—凯里、淑浦—三江、抚州—遂
本文中通过中国东部的基底构造、深层构造、伸川断裂等。在扬子地块南东缘,因受新特提斯
展构造等研究,认为中新生代的构造格局与岩带的影响,主要呈 NW 向,如南丹—紫云、右江
浆岩带之间的分布(宽阔性、方向性、分带性) 与断裂带,以及在湘、赣、闽、粤地区的 NW 向断裂
演化(迁移性) 关系,可以用强大地幔差速东向带。这些基底断裂在中新生代重新活动,制约
环流来解释。了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及火山岩—岩浆岩
带的空间展布。
基底构造对断裂构造的控制
2 新生性断裂,是中国东部基底拼合焊接成一
中国东部在中新生代发育有不同时期、不整体后,在强大的地幔环流东向运动的作用下,
同方向、不同性质的断裂系统[2 ] ,这些断裂系统形成 SN NNE 向的深层构造系统,制约和形成
的成因机制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两大类,一是继切割不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