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姓名
刘宝国
学校名称
霍庄中学
案例摘要综合归纳目标,即设置一个个性化的计算机应用环境,也就设计出了这堂课的“总任务”。教学过程中,把总任务细化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教学题目
第三单元感受多媒体第十节幻灯片放映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学时安排
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所选教材
信息技术(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著)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会用菜单命令或工具按钮浏览幻灯片,并能调整顺序、删除无效页面。
2、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掌握设置动画效果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进行探索、尝试性学习时,可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培养起团队协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供相关材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
(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Power Pint的一些基本操作,对Power Pint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可作进一步的提高,注重学生的探索性操作,充分发挥即时反馈、评价在技能训练中的积极作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原则。设计出有一定趣味的、略有难度的任务,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有趣味的任务时会很专心,乐此不疲。
教学重点: 1、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2、掌握设置动画效果
教学难点:通过提供相关材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
(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如何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出体现自己创新精神的电子作品呢?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核心思路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学的组织包括任务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之间的协作,同时,鼓励学生创新。
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学习教师提出任务,给出样板;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发现新问题;教师讲解“任务”中遇到的新问题;学生上机操作,完成“任务”,教师随时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教师现场检查学生所的“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自由活动与探索。
第二阶段:电子作品设计创作学生构思设计自己的电子作品;创作作品;教师随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完成电子作品;集体评价电子作品
基于上述考虑,我决定这堂课在网络机房上,而且要有大屏幕投影仪。我校具备这些设施,为教学过程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保证。简单的操作可让学生依据屏幕提示自行完成,复杂的有代表性的操作可以教师演示,然后让学生练习,学生自己探索求异。本节课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基础性学习部分,另一个是创新性学习部分。分别对应辨析、讲解、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法。以上两种教学法都以相应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实施。为此,我总结出以下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以“任务”驱动;分析探究此类问题的方法;问题导向,定位、细化探究目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讨论辨析、归纳小结;反馈学习效果。该模式在我教学过程经常尝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