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编制项目建议书
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投资前期的研究决策程序可以概括为六个部分:即机会研究与项目初选、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及任务书、项目评估、项目审批与决策。项目建议书又称预可行性研究,处于机会研究与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之间的中间阶段,使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主要是从客观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看其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的方针和要求,同时初步分析建设项目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值得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总体上看,项目建议书是属于定性性质的。
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对建设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选择场址、坝址和线路,联系协作配合条件,签订意向性协议等各项前期工作的依据。具体来讲,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有:
。国家投资计划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国家对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的比选、初步确定又是通过审批项目建议书来进行的。项目建议书的审批过程实际上就是衡的过程。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项目才能列入国家长远计划。
。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项目建议书的指导下开展的。
,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方可对外开展工作。
因此编制项目建议书既要全面论述,更要突出重点,一般侧重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能性,获利的可能性这三方面,结论要明确客观。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切忌繁杂。要达到这样的编制目标,一个合理的编制工作流程是第一关键的:
询问客户
合同要素识别
任务识别
商签合同
制定编制计划
调研提纲
编制大纲
费用预算
人力资源计划
开展调查研究
分工编写
分段内审
编撰总论
总段内审一审
一段征求意见
客户、政府
二段内审二审
二段征求意见
三段内审定稿
纵观这个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计划是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初始环节,对整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重点突出而层次分明的编制大纲、全面具体可行的调研计划是一个成功的项目建议书不可缺少的三要素。
第一是人力资源计划,即合理地确定项目建议书编制的组成人员。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项目,如: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外商投资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工程项目……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仍然涉及环保、劳保、卫生防疫、节能、消防、电信、自来水、电力等多个行业,这要求编制人员要具备很全面的知识,对国内外的形势行情、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规划与政策、产业布局情况等都要有相当的了解,编制小组应该是集各家特长于一体的精英单体。
第二是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编制大纲。综合各类型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文本,它们共同的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的使用功能;
建设规模的初步设想;
项目选址的初步设想;
项目建设条件和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具体的编制大纲总结如下:
第一章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