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80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6/14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五”计划中期我县在原南宁地区撤地设市时划归南宁市管辖,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南宁市的辐射带动下,我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十五”计划完成之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我县现代化建设进程,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部署,依据《中共马山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阐述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明确全县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重大政策举措,加强宏观调控,使全县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使五年后的马山经济发展迈上新的水平。
本规划是在二十一个行业规划的基础上,对全县“十五”规划完成情况、今后国家宏观发展环境及全县发展趋势的综合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对《纲要》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专题研究,广泛征求了各乡镇、各部门的意见,召开县四家班子联席会议,广泛听取了专家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并提请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必然是一个不断创新、调整、充实的过程。本《纲要》于2006年元月8日经县人大会审议批审,现予颁布施行,但在今后的组织实施和评估过程中,还需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完善,欢迎关心支持马山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位仁人志士不断提出富贵意见。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以创新寻求发展,以改革保障创新,是马山走上富民兴县的必由之路。我们对马山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再创辉煌充满信心。
第一章全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十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是我县历史上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较好时期。,,年均增长10%,实现“十五”%;财政收入2004年达到8050万元,预计2005年达9618万元,%,实现“十五”%;,预计2005年达7亿元,年均增长24%,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180%;,,年均增长10%,实现“十五”%;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年达到1852元,预计2005年达到2075元,%,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125%;,,年均增长7 %,实现“十五”%;,,%,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118%。总的来说,“十五”时期全县农村经济有明显增长,工业结构调整成效初现,服务业有了发展,扶贫工作有业绩,农民收入有提高,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建成都南高速路、马山至大化二级公路、大化至双联三级油路,以及即将建成的马山至上林二级公路;加入南宁市以后,南宁市开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大会战”,至2005年底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的目标等,在时空上缩短了以中心城市和周边县县城的距离等,区位优势初步凸现,使我县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苏博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和百龙滩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开拓了我县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局面。矿冶、旅游、山区特色农业的优势更加明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都有新的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十一五”时期的历史使命
经过“九五”、“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县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不断进步,但是与南宁市各县区相比,各项指标总量较小;与周边各县相比,差距较大。我县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过小;二是财政不能自给;三是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起步晚;四是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五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大,特色经济规模较小;六是城镇化水平不高;七是人口对环境压力大,石漠化、水土流失较严重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
“十一五”期间逐步得到妥善解决。因此,我县在“十一五”期间,面临着双重艰巨任务;一方面要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解决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和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三、全面快速发展新阶段
“十一五”是我县全方位融入大南宁、建设新马山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县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平、发展与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时期,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