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
预防措施及发生后处理措施和程序
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主要接触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患者(病人),包括传染病患者(特别是乙肝病人和HIV感染的病人),而且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机会较多,如不注意防护,职业暴露是难以避免的。为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乙肝、丙肝、HIV等)在医护人员中职业暴露的发生,把医护人员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预防措施如下:
一、采取“普遍性防护”的原则:
1、在诊疗操作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血液、
体液;常用的防护措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服等;如手部皮肤有破损,应避免接触血液、体液及粘膜,无法回避时,接触前应将破损处皮肤用创可贴保护好后在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治疗时全部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防护手套破损时,应立即弃掉,洗手后重戴新手套;
抢救时,不做口对口呼吸,可使用其它辅助用具;
安全处理锐利器具: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
人;进行侵袭性(有创)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不要给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创口缝合时,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用桶
(盒)中,统一处理;不要将锐利废弃物放到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所有器具
应在消毒前先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在消毒;由于HIV病毒对外界环境和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与乙肝病毒相近似,离开人体后不易存活,消毒方法可选用《消毒技术规范》中任意一种方法,都可杀灭HIV病毒〔高压蒸气消毒、干热高温消毒、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剂(含氯制剂、2%双氧水、70%酒精、-%过氧乙酸、2%戊二醛、%碘伏)浸泡消毒等〕。
认真洗手:医护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特
别是处置后易沾上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做到一患一消毒,工作结束后彻底洗手消毒。
安全处理废弃物:有血液、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应放
在双层塑料袋容器内,当污物达到3/4时封口,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运送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