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4
文档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标准).pptx

格式:pptx   大小:6,266KB   页数:9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标准).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6/14 文件大小:6.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标准).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年中国数量经济学学会年会投稿第五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作用效应的实证检验
付一婷王莉
(吉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数据,利用logistic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来描述和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中是否存在非对称效果。LSTVAR模型的估计和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我国实际产出序列和通货膨胀率过程对货币冲击的动态反应随着随机冲击的方向、规模以及经济周期的阶段而变化,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这说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非对称效果;货币政策;LSTVAR模型;一般化脉冲响应函数
一、引言
近些年以来,非线性模型作为捕捉宏观经济时间序列中存在非线性和结构性变化特征的一种有效工具,已经较多地运用到关于货币政策效果的问题中。而且相关经验研究表明主要有两类非线性模型特别适合用来捕捉货币政策的动态非线性,如Hamilton(1989)开创的马尔科夫(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和门限模型。例如Lo and Piger (2003) 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时变转移概率技术研究产出周期成分对货币政策行为反应的时变性,并发现在衰退期对采取政策行为的反应要比在扩张期采取政策行为的反应更强烈;相对应地,Weise (1999)和Holmes和Wang (2002)运用logistic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分别研究美国和英国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实际效果,而且都发现反向货币冲击与正向货币冲击相比,对实际产出的效果前者更显著。其他类似研究可以参见: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有Garcia和Schaller (2002)、Peersman和Smet (2001)和Kaufmann (2002),运用门限模型的有Choi (1999)、Senda (2001)和Kasuya (2005)。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重新考虑我国经济中货币政策非对称效果的经验证据,分析是否在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或是否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的非对称效果。为此基于我国产出、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的分析,我们将讨论三类非对称性:(1) 是否反向和正向货币政策冲击具有非对称效果;(2) 是否货币政策冲击的效果随经济周期阶段的变化而不同;(3) 是否货币政策冲击的效果还与冲击的规模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以产出为转移变量时,拒绝产出方程(代表总供给曲线)为线性的原假设,由此通过分析LSTVAR模型的一般脉冲响应函数(GIRS)表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果存在。
二、货币政策非对称作用机制与非线性VAR模型
本文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果的研究是基于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简单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模型结合了与货币政策规则一起的价格粘性和菜单成本。在这一部分中讨论的方法将考虑遍及宏观经济调整的非线性。
基本的线性模型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已成为广泛应用来捕捉一系列变量之间同时发生的动态关系的一种简便方法。通过模型估计,VAR可以用来模拟随时间变化的各个方程之间的冲击反应函数。本文考虑的VAR模型有三个内生变量,包括产出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
同Weise (1999),Holmes和Wang (2002)和Garcia和Schaller (2002)所讨论的类似,通过构建关于总供给、总需求、政策反应和供求平衡的联立方程,我们采用的基本VAR模型如下:
(1)
其中为控制初始联立方程中同步变量的参数,是单位矩阵,为p阶滞后多项式,为残差项参数矩阵,且表示t期时新息向量。内生变量由,和的当期值构成,即。
为方便分析,我们将VAR方程(1)改写为简化形式为:
(2)
其中,且。
Logistic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
为分析货币政策非对称效果,我们选用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VAR))模型. 该模型可由下式表示:
(3)
其中和均为阶滞后多项式,且为3维向量的白噪声过程,其均值向量为零、协方差矩阵为的正定矩阵。为控制从一个区制转移到另一个区制的连续转移函数, 是转移变量,且为滞后参数。参数表示从一个区制转移到另一个区制的转移速度或调整的平滑性,而则表示门限值。
从数理的角度来看,(3)式中的转移函数可以为任何满足的函数形式。这个模型的主要特征就是区制间的平滑性转移,而不是从一个区制到另一个区制的瞬间跳跃。因此,我们排除了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见Choi,1999)。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文献主要考察logistic函数形式:
, (4)
将其代入(3)可得到logisticSTVA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