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doc

上传人:1557281760 2018/6/14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向,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因其特有的经济性、适用广泛性而受到广大学者专家的青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是当前环境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最近用的比较多的有SBR\MBR\MBBR\CAOT\BAF abr bnur uasb od ab等
赞同
第21章生物处理新技术
生物除磷原理与工艺
生物除磷原理
1.  聚磷菌(小型革兰式阴性短杆菌):该菌在好氧环境中竞争能力很差,然而它却能在细胞内贮存聚β羟基丁酸
(PHB)和聚磷酸盐(Ploy-P)。
2.  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中,它可成为优势菌种,吸收低分子的有机酸,并将贮存于细胞中的聚合磷酸盐中的磷水解释放
出来。
3.  聚磷酸菌在其后的好氧池中,它将吸收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能从污水中变本加厉地、过量地摄取磷,在数量上
远远超过其细胞合成所需磷量,降磷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贮藏在菌体内而形成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所以除磷效果
较好。
A2/O除磷工艺流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池可吸收去除一部分有机物,同时释放出大量磷,然后混合液流入后段好氧池,污水中的有
机物得到氧化分解,同时聚磷菌将变本加厉地、超量地摄取污水中的磷,通过排放高磷污泥而使污水中的磷得到有效去除。
%以上。

发酵产酸菌将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低分子脂肪酸类有机物,聚磷菌才能加以利用以合成PHB或通过PHB的降解来过
量摄取磷,当发酵产酸菌的作用受到抑制时(如NO3-存在),则ηP降低。
PHB-聚β羟基丁酸(PHB)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将其体内储存的聚磷酸盐分解,以提供能量摄取废水中溶解性有机
物,合成并储存PHB。然后在好氧状态下,降解经聚磷菌所合成并储存的PHB,并放出能量以使聚磷菌过量摄取磷,将磷以聚合磷酸盐形式贮存菌体内而形成高磷污泥。
A2/O生物除磷工艺特点
1.  工艺流程简单,无混合液回流,其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较低,同时厌氧池能保持良好的厌氧状态。
2.  在反应池内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一般为3~6h,其中厌氧池1~2h,好氧池2~4h。
3.  沉淀污泥含磷率高,一般(~4)%左右,故污泥效好。
该工艺将A2/O工艺的厌氧段改造成类似于普通重力浓缩池的磷解吸池,部分回流污泥在磷解吸池内厌氧放磷,污泥停留时间一般为5~12h,水力表面负荷应小于20m3/(m2d)。经浓缩后污泥进入缺氧池,解磷池上清液含有高浓度磷(可高达100mg/L以上),将此上清液排入石灰混凝沉淀池进行化学处理生成磷酸钙沉淀,该含磷污泥可作为农业肥料,而混凝沉淀池出水应流入初沉池再进行处理。Phostrip工艺不仅通过高磷剩余污泥除磷,而且还通过化学沉淀除磷。该工艺具有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双重作用,所以Phostrip工艺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
     废水经曝气好氧池,去除BOD5和COD,并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在二沉池中,含磷污泥与水分离,回流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另一部分回流至厌氧除磷池。而高磷剩余污泥被排出系统。在厌氧除磷池中,回流污泥在好氧状态时过量摄取的磷在此得到充分释放,释放磷的回流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而除磷池流出的富磷上清液进入混凝沉淀池,投回石灰形成Ca3(PO4)2沉淀,通过排放含磷污泥去除磷。 Phostrip工艺比较适合于对现有工艺的改造,只需在污泥回流管线上增设少量小规模的处理单元即可,且在改造过程中不必中断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总之,Phostrip工艺受外界条件影响小,工艺操作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且稳定。但该工艺流程复杂、运行管理麻烦、处理成本较高等缺点。
A2/O同步脱氮除磷的改进工艺
对于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很难同时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许多改良的新工艺,以提高出水水质。A2/O同步脱氮除磷的改良工艺包括UCT工艺、MUCT工艺、OWASA工艺等。
UCT工艺
A2/O工艺回流污泥中的NO3--N回流至厌氧段,干扰聚磷菌细胞体内磷的厌氧释放,降低磷的去除率。
UCT(University of Cape Town,简称UCT)工艺(图 21-8)将回流污泥首先回流至缺氧段,回流污泥带回的NO3--N在缺氧段被反硝化脱氮,然后将缺氧段出流混合液一部分再回流至厌氧段,这样就避免了NO3--N对厌氧段聚磷菌释磷的干扰,提高了磷的去除率,也对脱氮没有影响,该工艺对氮和磷的去除率都大于70%。
如果入流污水的BOD5/TKN或BOD5/TP较低时,为了防止NO3--N回流至厌氧段产生反硝化脱氮,发生反硝化细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