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年人睡眠障碍
——第四组
组长:梁柱
组员:张菁、黎长根
夏林、张赛娇
学习目标
1、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定义
2、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病因素
3、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4、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心理诊断
5、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什么是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失去了正常睡眠时间和规律,睡眠的质量出现异常。
65岁以上人群中半数以上有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白天嗜睡;60-90岁的境遇性失眠或慢性失眠率高达90%。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
睡眠障碍的种类
失眠
嗜睡
睡眠中不正常行为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杀手是什么??
1、躯体因素:疾病或躯体不适,如疼痛、瘙痒、剧烈咳嗽、气息、频繁夜尿等。
2、环境改变导致睡眠障碍:如出差、值班、更换住所、环境嘈杂、光线过强、生活习惯改变等。
3、心理因素:心理紧张、焦虑不安、恐惧、担忧等负性情绪。
4、生物药剂因素:一是咖啡、浓茶、酒等饮料,二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利他林、苯丙胺、麻黄碱等,三是镇静催眠药物的突然停用。
5、其他因素:白天生活的影响、特殊的人格特征、自幼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脑功能的减退等。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老年人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入睡时间延长,睡眠不安定、易醒、觉醒次数增加,使睡眠呈现阶段化,深睡眠时间减少。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脑部器质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痲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二)全身性疾病:年老以后,全身疾病发生率也高。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等。其它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全身搔痒症、颈椎病、四肢麻木等病。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或其伴随症状而影响睡眠,加重老年人的失眠。
(三)精神疾病:具有关部门统计,老年人中,有抑郁状态及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青年人。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畅通、心慌等症,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及深睡眠减少。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主诉多为早醒和醒后再难入睡。失眠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心理诊断
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
2、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3、睡眠障碍引起显著的苦恼或心理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一部分。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主观资料的收集:症状、原因或诱因、诊治护理经过、老人及家属对诊断、治疗、护理、预后的反应和期望。
2、客观资料的收集:体检、辅助检查
3、睡眠的评估方法:
睡眠评估内容
每天习惯睡几小时,晚上何时就寝?
睡前习惯:吃夜宵?阅读?
晨起是否感觉睡眠良好?
次日的精神状态?
睡眠的评估方法
(1)主观评价
自我表现主观评定尺
记录睡眠日志
(2)客观评定
睡眠多导图
14d睡眠-觉醒节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