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 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计划
第一节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生产计划
一、传统的企业计划的局限性
以企业自身的物料需求为中心展开,受企业的资源能力约束
原材料和外协零部件的供应,缺乏与供应商的协调
企业计划的制定没有考虑供应商和分销商的能力
不确定性对库存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库存控制难度大
二、现行生产计划与控制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差距
差距
现行生产计划系统
供应链管理环境
决策信息
需求信息(用户订单、市场预测)
企业内部资源信息
信息多源化
企业内外资源信息
决策模式
集中式决策
决策群体性、分布性
信息反馈机制
按组织层级递阶、链式反馈
并行、网络反馈
计划运行环境
计划的刚性较强
相对固定的市场环境
计划的柔性和敏捷性
不确定性、动态的市场环境
第一节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生产计划
三、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计划的新特点
具有纵向和横向的信息集成过程
纵向指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的信息集成
横向体现在业务外包、资源外用
丰富了能力平衡在计划中的作用
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之间要寻求能力平衡
根据能力平衡的结果修正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和投入产出计划修正的依据
外包、外协决策的依据
供应链上游企业愿意承担的生产负荷为可用能力
计划的循环过程突破了企业的限制
生产计划的信息流跨越企业边界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下的提前期
一、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早期的机械式打字机的寿命周期是30年
电动式打字机的产品寿命周期约为10年
电子式打字机的产品寿命周期约为4年
文字处理计算机的产品寿命周期少于1年
二、对企业响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产品寿命周期长,企业有足够的时间开发新的产品
现在留给企业的时间越来越少
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企业的响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准时生产(JIT)的环境下,提前期越短企业越具有竞争力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下的提前期
三、订单完成周期(Order-to-delivery Cycle)
生产周期
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到制品完工为止所经历的日历时间。
毛坯生产周期
零件的生产周期:零件的工序生产周期之和
部件装配周期
产品装配周期
订货周期(Order cycle time)
从接到用户订单起到交货为止的时间。
交货周期的可靠性比交货周期的长短更重要
订货周期的构成:
用户提出一个订货需求
订货信息进入企业系统
按订单组织生产
按订单完成产品装配
运输
向用户交货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下的提前期
订货-交货周期
1. 订货沟通
3天
时间变化1-5天
2天
时间变化1-3天
2. 订单处理
3. 订单生产或进货
5天
时间变化1-9天
3天
时间变化1-5天
4. 运输
2天
时间变化1-3天
5. 顾客接收
总计
3天 15 25 天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下的提前期
提前期的组成
安装调试周期
订单接收周期
计划周期
加工周期
物料计划与采购周期
供应商的周期
厂内运输周期
接收检查周期
装配准备周期
等待时间
装配时间
工序运输时间
发货准备时间
向用户运输时间
商务与计划时间
物料周期
装配周期
分销周期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下的提前期
四、缩小提前期的差距
不断缩小企业生产周期和用户期望的订货交货周期之间的差距,是一个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之一。
采购
制造
运送
用户的订货周期
生产周期
订单生产周期
提前期差距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下的提前期
增加价值和增加成本的时间构成
原材料储存
产成品储存
生产
运输
用户交货
地区仓储
成本增加的时间
(促销、存储和运输成本是资金的时间成本)
价
值
增
加的
时
间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下的提前期
消除或者减少不增加价值的活动
原材料储存
产成品储存
生产
运输
用户交货
地区仓储
成本增加的时间
(促销、存储和运输成本是资金的时间成本)
价
值
增
加
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