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送餐合同.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送餐合同.doc

上传人:aihuichuanran1314 2018/6/15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送餐合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送餐合同
甲方有限公司
乙方快餐公司
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乙方承诺,乙方具有相应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其所有工作人员均具有健康证。
2. 客饭标准: 客饭以每份人民币元为标准,提供二荤二素一汤。乙方须在周末提供下一周的菜单给甲方作为参考,并应甲方的要求作部分修订。
:甲方应在上午10:30前,下午15:30前将就餐人员数量报给乙方;或由乙方通过电话与甲方联系。
:乙方应在每日中午11:20-11:30,下午4:50-5:00之间将客饭送到甲方。
:乙方需确保甲方每日饭菜的质量及数量,甲方将成立伙食委员会随时对乙方所提供的伙食进行监督,如若发现不合格(如饭、菜中有虫子、菜太咸、菜量太少等),将督促乙方进行改善,乙方需配合进行改善,直到甲方满意为止。每日饭菜的质量要符合营养、卫生等,且利润不得超过20%,若稽核发现利润超过20%且事实确凿,则每次承担违约金人民币100元,三次违规本协议解除。
6. 食品卫生:如若由于饭菜原因引起甲方公司员工任何程度的食物中毒,乙方将承担其一切赔偿责任;同时合同终止。乙方同时应负责甲方餐厅卫生,甲方不就此另行支付费用。甲方将每日指派卫生监督员对餐厅卫生进行监督。
:为月结,即乙方必须每月30号前提供正式发票交给甲方,甲方于次月5号之前交餐款给乙方。
:从协议生效日开始,若乙方未履行本协议的任何条款,所产生的后果由乙方承担,甲方有权提出解除协议,乙方不得有任何疑义。除本协议约定之外,任何一方如需解除本协议,应提前7天通知对方,并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本协议为不定期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后生效。
甲方: 乙方:
身份证号: 法定代表:

地址: 地址:

电话: 电话: 原创作者:茂子QQ408372052
成语名称鼠凭社贵
成语解释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新解:鼠动灵机藏新窝
凭金聘礼获商机
社中关系承人际
贵人相助业新气。
含义:老鼠潜意是一个弱势的群体,想要获得别人的支持,在一个新的领域里面获得生存,就应当通过重金或者聘礼打通与当权人、具有能力的人的,在一个商业的领域里面由当权的人引荐,获得业界的有用的人际关系,这样的话就犹如有贵人相助一样,事业上将会出现新的转机。
成语名称狗盗鼠窃
成语解释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成语来源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新解:狗朋勾结称兄弟
盗物潜法钻空隙
鼠觅暗道挖社稷
窃取私密报私己
含义:当今的社会有很多钻法律空子的人,这些人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重大的,惯用的手法就是勾朋结党,虚张声势,获得自己的私利,也有一些在公司暗挖自己公司资源的人,中饱私囊,在社会上要避开这样的人。
成语名称官仓老鼠
成语解释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成语来源唐·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
新解:“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
含义:当权的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肆无忌惮的做一些违法的行为,就算暴露了也一样脸不改色,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成语名称相鼠有皮
成语解释相:视。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旧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
成语来源《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通“义”);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新解:相貌藏仪需知耻
鼠颜虽陋心难断
有道言礼终辨明
皮肉披衣显人性。
含义:做人做事应当遵循社会道理礼仪,不能肤浅的凭借相貌去断定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相貌丑陋也无法断定一个人心肠好坏,事业上的需要用时间与为人处事的方式、个人的言行辨别一个人的品质,通过衣着打扮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成语名称投鼠忌器
成语解释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成语来源《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成语造句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新解:投
成语名称进退首鼠
成语解释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成语来源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进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
新解:进界寻道借脚印
退路返原凭标记
首念欲行当立机
鼠目寸光难成事。
成语名称猫鼠同眠
成语解释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成语来源《新唐书·五行志》:“龙朔元年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