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法制史选择题.doc

格式:doc   大小:17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制史选择题.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6/15 文件大小:1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制史选择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夏商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
A夏政 B肉刑 C禹刑 D王命
2、中国早期的五刑指的是( )。
A大辟、膑、宫、黥、墨 B墨、黥、刖、宫、大辟
C墨、劓、剕、宫、大辟 D墨、黥、宫、大辟、劓
3、商朝前期实行父死子继制和( )。
A指定继承制 B夫死妻继制 C兄终弟及制 D任意继承制
4、炮格之刑出现于( )。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5、墨刑在夏商时期又被称为( )。
A黥刑 B完刑 C髡刑 D耐刑
6、“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
A****惯 B战争动员令 C祭祀 D礼仪
7、“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
A昏 B墨 C贼 D杀
8、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据叔向解释:“***不忌为( )。”
A昏 B墨 C贼 D杀
9、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
A圜土 B钧台 C夏台 D囹圄
10、商朝刑法的总称是( )。
A九刑 B禹刑 C宫刑 D汤刑
11、把犯罪者晒成肉干的刑罚称作( )。
A脯 B醢 C墨 D劓
二、多项选择题
1、商朝的死刑,除甲骨文记载以外,文献记载的还有( )。
A孥戮 B劓殄 C炮烙 D剖心
2、中国早期法制的特点有( )。
A成文法 B公开 C不成文 D不公开
3、下面哪几项是夏商时期监狱的名称?( )。
A夏台 B羑里 C钧台 D牖里
4、( )。夏商时期的法律思想是
A天讨 B明德 C神判 D慎刑
5、夏商时期的“五刑”指的是( )。
A墨、劓 B剕 C宫、大辟 D杖刑
6、商朝时期的罪名有( )。
A颠越不恭 B不吉补迪 C暂遇奸宄 D首匿
7、商朝的肉刑有( )。
A醢 B墨刑 C劓殄 D劓刑
8、商朝死刑处决方法除斩、戮以外,还有( )。
A炮烙 B醢 C脯 D劓殄
第二章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 B法令由一统 C德刑并用 D法网严密
2、西周早期,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即所谓的( )。
A 女徒顾山 B龙凤合挥 C坐嘉石 D田里不鬻
3、“三不去”的离婚限制确立于( )。
A夏 B商 C西周 D汉朝
4、( )。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A兄终弟及制 B嫡庶继承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父死子继制
5、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 )
A傅别 B质剂 C券书 D书券
6、在西周,借贷契约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叫做( )。
A质 B剂 C傅别 D债券
7、西周时期,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为( )。
A大司寇 B小司寇 C士师 D乡士
8、中国古代法律的名称经过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夏商西周时期称作( )。
A刑 B法 C律 D法律
9、我国古代刑法中很早就注意区分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故意”在西周时称作( )。
A眚 B非眚 C端 D不端
10、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 )
A一夫一妻制 B同姓不婚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七出三不去
11、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
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
C宋承唐律,但也有变通,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
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
12、“观其眸子,不直则眊然”,即观察当事人眼睛与视觉,无理则双目失神,这就是“五听”制度中的( )。
A色听 B目听 C辞听 D气听
13、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
A五刑 B五听 C五行 D九刑
14、“观其出言,不直则烦”,即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理屈者则言语错乱,这就是“五听”制度中的( )。
A色听 B目听 C辞听 D耳听
15、西周法制的基本特点是在“明德慎罚”的前提下,将下面的哪一项原则制度化、法律化?( )
A亲亲、尊尊 B亲亲得相首匿 C五复奏 D秋审
16、六礼作为法定的婚姻成立条件确定于( )。
A西周 B商朝 C汉朝 D夏朝
17、西周中期周穆王时期制作的刑书是( )。
A《吕刑》 B竹刑 C《尚书》 D《康诰》
18、西周时期在定罪量刑时区分“眚”和“非眚”,二者是指( )。
A过失和故意 B主犯和从犯 C自首和告发 D惯犯和偶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