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要求茶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业发展,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鼓励、引导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和茶农努力增加投入。
农业部5月20日消息,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该规划要求充分发挥产品和区域优势,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和促进全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划全文如下: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2009-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生产茶叶,涉茶人员约8000万人。茶叶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㈠基本情况
、贸易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1990年相比,面积增长52%,产量增长1倍。,,增长48%。目前,我国茶树种植面积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50%,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31%,2005年超过印度后,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茶叶出口量2007年跃居世界第二。
。我国有20个省(区、市)栽培茶树,生产区域辽阔。2007年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5省(区、市),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98%;,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99%;产值290多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98%以上,已成为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区域。
。近十多年来,我国茶叶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有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发展迅速。一是绿茶生产规模扩大。,,占茶叶总产量比重由62%提高到75%;二是乌龙茶产量上升。,,增加3倍以上,占茶叶总产量比重由6%提高到11%;三是红茶生产大幅减少。,,占茶叶总产量比重由20%下降到5%;四是名优茶迅猛发展。根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产值达200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5倍和30倍,占茶叶总产量比重由5%提高到38%,占茶叶总产值比重由24%提高到68%。
。近十年来,通过推广无性系良种、优质化栽培等技术,提高了茶叶整体品质;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茶叶安全质量。据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抽检结果,2007年有92%以上的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或超过《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要求;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在市场机制作用和国家政策扶持下,政府部门及茶叶行业内部正在加紧整合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