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少年心理健康 家长教师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记者 苗家生
■缘起
据一项调查统计,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20%,而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由于我国公众对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偏低,许多隐患不能及早发现治疗,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对待和解决,导致了 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以至悲剧发生。许多教育工作者和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声疾呼 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就此问题,我们请三位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表看法。
特邀嘉宾: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所长   王树茂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  邢宝君
沈阳师范大学中小学德育研训部主任  吴文菊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记者:近年来,心理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的一个严重问题。从你们接触和了解的情况看,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存在什么问题
王树茂: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20%的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为4%。在我们身边看到的情况也是这样
 在大中学生中,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攀比现象,同学之间,不是比学习,比健康,比人品,而是比谁有钱,比谁会玩,比谁能出风头,比谁穿的衣服贵,比谁的家庭背景好……这种攀比,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身上扭曲了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再比如,有的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不关心别人;自理能力差,不善于约束言行;做事不认真,懒散,缺少责任感;性情孤僻,任性,感情脆弱,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构成了种种事端乃至恶性事件的心理条件。
邢宝君:我们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从2003级学生的普查结果看,虽然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通过访谈与分析发现,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抑郁、偏执、迷惘等。和2002级学生相比,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孤独感、自卑等心理问题较为明显。
吴文菊:根据一些学者的大面积调查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应引起人们特别重视的问题有这样几种 一是问题行为,这是最轻的一类心理偏常,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二是人格缺陷,一些青少年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格特征和结构的不完善,比如自卑、冲动、敏感多疑、交往障碍、偏执等等;三是心理障碍,主要是学校适应障碍、考试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等;四是心理疾病,抑郁症、癔症、精神分裂症往往是青少年多发的心理疾病。
■我者:根据你们介绍的情况,现在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不是个别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青少年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呢
王树茂
 在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离开大的社会背景条件。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人们在心理上经受着强烈的、持续性的冲击和震撼,青少年也不例外;二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独生子女这个群体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的智力发育较好,但是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方面是强烈的、持续性的冲击和震撼,另一方面是心理脆弱,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