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组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你知道有哪些现象是把物体放大?
哪些现象是把物体缩小?
“按 2:1 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和
“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 1:3 缩小,”
两个要求是怎样理解的?
“原来的长度”——是用前项还是后项表示的?
,你认为有什么好办法?你会采用什么策略?
?
谁来大胆的回答。
,你知道有哪些现象是把物体放大?哪些现象是把物体缩小?
放大:放大镜、投影、背影,……
缩小:照相……
谁能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
“按 2:1 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和
“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 1:3 缩小,”
两个要求是怎样理解的?
“原来的长度”——是用前项还是后项表示的?
扩大(或缩小)后的长度:是用前项表示的。
原来的长度:是用后项表示的,
原来的长度
扩大后的长度
= 比值
2
1
原来的长度
缩小后的长度
= 比值
1
3
小组讨论后回答。
,你认为有什么好办法?你会采用什么策略?
原来的长度
扩大(或缩小)后的长度
= 比值
要准确画出图形:要先算出——“扩大(或缩小)后的长度”
原来的长度×比值= 扩大(或缩小)后的长度
(两边同时乘“原来的长度”)
想:
原边长 3×
2
1
=6
原宽 3×
2
1
=6
= 12
原长 6×
2
1
直角三角形
只要画出2条直角边,
斜边也就确定了。
6
6
6
12
6
12
策略:
原边格数×比值
=扩大后的格数
原来的长度×比值=
扩大(或缩小)后的长度
例按 2:1 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6
6
想:
原边长 6×
1
3
=2
原宽6×
1
3
=2
= 4
原长 12×
1
3
6
6
12
12
原来的长度×比值= 扩大(或缩小)后的长度
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
各边按 1:3 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