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信息化环境下“未来课堂”的探索与实践》.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化环境下“未来课堂”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aishangni990 2018/6/17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化环境下“未来课堂”的探索与实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化环境下“未来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开题报告
一、概念界定
“未来课堂”是相对当下普遍采用的传统课堂的一种新型的课堂形式。参考国内外对课堂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未来课堂”功能定位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发展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和过程。在物理环境上,采用可移动组合的学生课桌椅、书架、笔记本电脑存储柜等;在技术层面上,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平台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在教学模式层面上,引入了知识协作建构、小组合作、互动引领、泛在学****等模式;在学****资源层面上,分别运用结构化、知识化和生态化的思路架构教与学的资源库,通过学生终端设备在课内、外的应用,丰富学生的学****方式,实现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未来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课堂中人、技术、资源、环境和方法等的作用,体现课堂的智能化、人性化、生态化、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
二、项目目标
1、设计与建设具有协作、可移动、数字化、情趣化、生态化等“未来课堂”特征的“未来教室”。不断完善信息化课程教学和资源平台,逐步形成各学科结构化、知识化、生态化的课程教学资源库,为“未来课堂”构建优质的资源学****环境。
2、探索构建“未来课堂”的人文生态环境,形成开放、互动、共享、协同的班级教学模式。建立学教并重的“主体—主导”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尝试课程资源的个性化推送,以逐步支持学生的“泛在学****努力形成“未来课堂”的教学新模式。
3、通过“未来课堂”的项目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以此推动学校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项目内容
1、探索“未来教室”布局、硬件配置、网络设置和管理机制,形成“未来教室”的配备方案。探索构建“未来课堂”教学信息化环境,完善及整合信息化课程资源平台和课程教学平台,构建师生及家长互动平台,相关的学科应用软件的筛选和配置。
2、开展基于信息平台的课程资源的结构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建设探索与实验。通过素材收集整理、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方式,支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泛在学****br/>3、在学****理论和二期课改理念指导下,围绕合作学****自主学****探究学****在主要学科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信息化环境下和教学引领策略,构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并重”的课堂形态。
四、项目任务
1、成立项目组,制定“未来课堂”项目实施方案,根据项目内容确立子项目。子项目内容包括:(1)信息化实验班物理与技术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3)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项目在2012和2013学年高一年级各设1个实验班,并按要求对参与试点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筛选。
2、对“未来课堂”的教室从布局、台椅、信息化设备、网络、电子白板、师生终端(硬件、软件)等进行系统设计和建设。对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内容进行梳理,并对资源平台和课程教学平台服务器进行硬件和软件升级。
3、组织参与项目的教师进行理论、技术和教学应用等培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基于“未来课堂”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和学****活动设计。各教研组开展学科资源建设,并运用信息化资源和教学平台对教学资源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