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京福高铁延平区夏道镇安济村、山后村拆迁安置点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京福高铁延平区夏道镇安济村、山后村拆迁安置点规划.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6/1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京福高铁延平区夏道镇安济村、山后村拆迁安置点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京福高铁延平区夏道镇安济村、山后村拆迁安置点规划
2012-08-16
一、现状概况
根据京福高速铁路南平段铁路线路走向,需要对沿线村庄的拆突破口安置进行统一规划。涉及村庄民房进搬迁安置的村庄主要有六坑村、山后村、安济村、大洲村。本次规划中安济村、山后村需搬迁安置户数较多的村庄进行集中安置,六坑村、大洲村等需拆迁安置户数较少的村庄规划在原村庄内进行分散安置。(其中六坑村8户,大洲村10户)这部分分散安置详细方案本规划暂不涉及。
安济村位于闽江水口水库北侧,与东侧的大洲村隔湖相望。村庄现有省道南古线贯穿,村内现有小学、村部,敬老院小商店等配套设施。村庄地形和地势复杂,地势高差变化显著,其高程主要介于75米到130米之间。根据高速铁路线位图对本村村庄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安济村约有112户440人需要进行搬迁安置。
山后村位于安济村西侧,距夏道镇区约3公里。村庄南面为闽江水口电站库区,北部为比较陡峭的山体。村庄海拔主要介于75米—150米之间,根据实地调查村庄现有可建用用地甚少,由高速铁路经过本村庄的线位图进行实地统计山后村约有142户560人需要进行搬迁安置。
二、规划依据
1、《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2、《福建省村镇规划标准》(DBJ13—17—96)
1. 3、《建筑设计防火规划》
3、《福建省村镇住宅试点新村管理办法》
4、《住宅设计规范》
5、《江南新区安济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6、其它现行有关国家及福建省规划设计规范和法规。
三、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1)移民安置要与高铁建设、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治理相结合,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以民为本,生态优生的原则
(3)基础设施先行的建设实施原则
(4)搬迁安置规划应尽可能在本组、本村、本镇内进行就地就近安置,确保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严格限制建筑高度,单体式小住宅控制在3层。
(6)单体建筑风格以山地特色风格为基调,以硬山两坡屋顶为主。
(7)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新村配套设施完善,环境做到绿化、美化、香化。
(8)全面考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安置点的选择
在设计及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现场踏勘各调研基础上,广泛征求移民意见的前提下,确定各安置点如下:
(1)安济村安置点
安济村安置点充分考虑就近安置,尽量做到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原则选定安济村安置点位于安济小学北侧,距原村庄仅约有500米距离。高程在70到85米之间,安置点的土壤地质条件发育良好,水源充足。地形坡度较缓,现为耕地和未利用地,场地稳定,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场地可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其西侧山体景观优美,场地适宜建房。安置点的位置示意图见附图安济村安置点规划——现状分析图。
(2) 山后村安置点
山后村主要拆迁户集中于黄坑自然村,对山后村进行实地踏勘证明村内可用于建设的用地甚少,而铁路沿线涉及搬迁安置的居民较多。因此在本自然村内进行安置的可行性不高。扩大选址范围,充分考虑各种条件因素,选定距山后村约1公里的后村山村洋丹子自然村为山后村的安置点。安置点的高程在100-130米之间,地形坡度较大,现为水稻田,地质土壤发育良好,在建设时需注意边坡稳定,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