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综合素质》(小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考纲要求】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第一节教育观
【出题类型】: 选择题,材料题,写作题
【一级考点】
1. 素质教育的定义
2. 素质教育的内涵
3. 素质教育的目标
4.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级考点】
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素质教育开展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材料题设问方式]
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和评价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老师和**老师的教学行为
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
......
第二节学生观
【出题类型】: 选择题,材料题,写作题
【一级考点】
学生观涵义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二级考点】
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渊源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
“以人为本”的内涵
学校教学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材料题设问方式]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老师的教学行为。
请从“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
第三节教师观
【出题类型】: 选择题,材料题,写作题
【一级考点】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角色的变化
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职业素质
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教师职业的责任
教师职业的价值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二级考点】
教师专业发展概念
教师专业的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终身学习
[材料题设问方式]
请从教师观的角度分析和评价材料中**老师的行为。
请从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角色的角度分析和评价材料中**老师的行为。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选择题)
【考纲要求】
(1)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第一节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
【出题类型】: 选择题
【二级考点】
(一)原则方针类
《教育法》第十四条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
《纲要》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二)工作方针
《纲要》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纲要》——学前教育(六),义务教育(八),职业教育(十四),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二),办学体制(四十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
(二)承担责任类
《教育法》第七十二条,第八十一条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
(三)负责部门类
《教育法》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教师法》第五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三十九条
《义务教育法》第七条
(四)特殊要求类
《教育法》第八条,第十二条,第三十四条,第五十六条
《教师法》第三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
《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七条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