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
运城市垣曲县中心小学陈海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
科学献身的精神。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读“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人登上了法国科学院的讲台,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放射性元素——镭。你们还记得报告会中居里夫人的形象吗?读文。
她的神情庄重又——(生接:略显疲倦),坚定又——(生接:略带淡泊)。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请你梳理一下信息,看看课文的哪一个段落可以让我们读懂她为什么这么疲倦,哪一个段落又能让我们读懂她的淡泊?
二、读“实验室中的居里夫人”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有几个造成居里夫人疲倦的原因。一个词语往往就是一个画面,一个情境,甚至一个故事,哪个词语触动了你,你从中又看到、听到或想到了什么?
1、“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理解:“一锅一锅”,体会居里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对于科学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一步:交流到这个句子时,请学生说说从“一锅一锅”中感受到了什么? (工作量很大)
第二步:请学生说说提炼镭有哪几个过程。(过程复杂)
第三步:用情感范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一锅一锅”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艰辛的。
第四步:情境创设,教师范读,引发想象,深入体会提炼镭过程的漫长、艰辛、枯燥。(情境创设)
第五步:提升情感。
过渡:同学们,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这样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溶解、沉淀、分析,这个时间是多么的漫长,这个过程是多么的艰辛。在这个漫长、艰辛、单调的过程中——她们有放弃过吗?她们有停止过吗?她们有气馁过吗?
这“一锅一锅”的废渣装载着一种美丽,叫做:(坚持不懈),叫做(锲而不舍)。
互文资料: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2、“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A、这里有一个词我们刚刚读到了,叫“烟熏火燎”。一个词语中出现了四个火字。熏字下面的四点底,那也是火字旁的变形。看到这个词,你脑海当中出现了当时实验室中怎样的环境?谁能描绘一下。
B 理解“终日”
第一步:承接“烟熏火燎”带给学生的感受“不能在那里多待一会儿”,体会居里夫人“终日”:从早到晚待在那里提炼镭;一个月提炼不出镭就得“终月”待在那里;如果一辈子提炼不出纯净的镭,就得“终身”待在那里。
第二步:谈感受,体会居里夫人愿意为科学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坚定的信念给了她们无穷的力量,几十万次的失败没有让他们气馁; 恶劣的环境阻挡不住他们的追求;实验的危险动摇不了他们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