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科
传染病及其产生的要素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要产生有三大要素:
传染源的存在
适当的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
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经土壤传播
血液传播
围生期传播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例如,未得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强调粪便管理,加强饮食卫生,保持空气流通,杀灭媒介昆虫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人工自动免疫:将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自行产生特异性免疫。如卡介苗等
人工被动免疫: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如麻疹、甲型肝炎等
一般在该传染病流行季节前1~2个月完成
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其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儿童和体弱多病者
人口密度与居住条件是影响空气传播的主要因素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曝晒2小时)。
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勤洗手,不共用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