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 - 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 - 论文.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8/6/1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 - 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 论文
关键字:能力发展计算方法操作儿童实物幼儿手指减法

(课程教材研究所曹飞羽)
对儿童进行早期数学教育,不仅需要研究了解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特点,也需要研究了解幼儿计算能力发展的特点。只有掌握幼儿计算能力的发展规律,才便于正确地确定幼儿计算教学的内容,提出适宜的进行计算教学的方法,同时也便于小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较为系统的数学教学。研究表明,幼儿在数概念发展的同时,计算能力也在逐步地发展着,而且与数概念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的计算能力也是在各种活动中以及***的教育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在对物体集合的元素反复进行操作的基础上形成运算的初步概念,逐步掌握计算的方法,并对一些小的数目的计算逐步达到比较熟练。
一、幼儿的加、减计算能力的发展
通过测试研究,幼儿的加、减计算能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实物操作阶段(三—四岁)
三岁以下的幼儿,对加、减计算基本上还处于朦胧状态。测试结果表明,让两岁半以下的幼儿先拿1个木块,再添上1个木块,问一共有几个木块,只有了1/3儿童能做对。有1/3儿童不会拿。或者先抓一把, 再抓一把,或者先拿1个然后又拿走,也说不出有几个。还有1/3儿童在试者引导下能操作,但说不清一共有几个木块。如果让儿童先拿1个,再添上2个,%的儿童能够操作,但说不出一共是3个。有少数儿童还是先拿1个,再拿1个,说一共是2个。这表明这些幼儿只认识数目2。减法的实物操作有类似的情况。超过两岁半而不满三岁的幼儿,%能进行“1+1”“2-1”的实物操作,但当试者提出“1+2”“4-2”之类的实物操作要求时,能做对的很少。在出示需要用“1+1”或“2-1”计算的实际问题时,两岁半以下的幼儿基本上都不会做,%的幼儿的回答是加法问题和减法问题的得数相同。这表明这些幼儿在操作活动和数目的计算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联系。超过两岁半而不满三岁的幼儿,对需用“1+1”计算的实际问题多数能正确回答,对需用“2-1”计算的实际问题则有半数能正确回答;但是当改换其他数目,如需用“2+2”“5-2”计算的实际问题则只有极少数能正确回答。这说明这个阶段的大多数幼儿,由于多次操作活动开始形成牢固的个别联系,即1个添上1个是2个,2个拿走1个剩1个,但还不真正理解加、减运算的一般含义。
三岁多的幼儿开始进入加、减法的实物操作阶段。这时约有半数幼儿能够进行5以内加、减法的实物操作,极少数幼儿还能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实物操作。有些幼儿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但是说错了得数。另外还有些幼儿由于点数实物的能力还很差,操作还有困难。开始有一部分幼儿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即添上是加,拿走是减。由于多数幼儿能点数实物并说出计数的结果,因而有些幼儿不仅能口头回答得数, 而且同时能用手指表示得数。例如,当提问“1个添上2个是多少?”有些幼儿一边回答“3个”,一边伸出 3个手指。这说明幼儿在做加减计算时在极大程度上需要实物操作的支持。如果让幼儿做抽象的数的计算,则 %的幼儿做对,5以内的减法只有20%的幼儿做对,而且做对的题目大多是重现他们生活经验中已经形成联系,幼儿还不会利用实物操作的方法(以数手指)去解决他们不熟悉的计算题。至于结合儿童生活经验的实际问题,除了需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