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发展环境 4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6
(一)总体要求 6
(二)发展目标 7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8
(一)主要任务 8
(二)发展重点 12
四、重大工程 14
(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14
(二)骨干企业培育工程 14
(三)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15
(四)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15
五、保障措施 16
(一)组织保障 16
(二)政策保障 16
(三)资金保障 17
(四)人才保障 18
附件:“十二五”时期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表(略)
前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五”时期我省抢占产业发展高端和前沿的战略重点。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包括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服务领域;规划期限2010~2015年。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加快结构调整大背景下,由于生物医药技术不断进步、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省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预计),全省生物医药总产值达到890亿元,实现增加值32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5%和23%,增长速度居全省九大产业之首。截至2009年末,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我省拥有6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医药企业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中药产品达14个。一批居行业领先地位的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广州医药集团、东阳光药业集团、丽珠医药集团、珠海联邦制药和深圳迈瑞等
企业成为超百亿产值的龙头企业。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省生物医药企业已达560余家,已初步形成涵盖药品、器械、试剂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各环节,中药和化学药为主体、医疗器械为特色、健康服务和流通为市场价值链终端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在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药、海洋药物、基因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一些大型企业向上游原材料领域积极拓展,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我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下,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全省拥有50多家生物医药研究院(所),创建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深圳市与中科院共建的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公共平台,拥有一批台,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中心,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中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体系。创新技术和成果不断涌现,中药现代提取分离、时间分辨荧光抗体诊断、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筛选、医用组织工程等技术居;拥有人尿蛋白质生物药、狂犬病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集聚效应日益显现。通过加强产业科学布局,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集聚了大批专业人才,吸引了一批企业入
驻,推动了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若干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显现。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海洋药物等四大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预计2010年将形成1000亿元产值的产业规模;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形成集检验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产业群,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生物企业达60多家;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入驻企业已达140多家,形成了中西药品、生物工程、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药包材等大健康领域六大产业集群。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全省生物医药国际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海普瑞的标准肝素原料药、星湖的利巴韦林、联邦制药的阿莫西林等产品已通过国际认证,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美国葛兰素、美国百特、德国西门子、法黄埔等众多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在我省投资建设大型产业化项目,国际合作日益深入。深圳迈瑞、深圳康哲、海王星辰连锁药业等公司在海外成功上市,国际风险投资投入不断加大投入,部分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并购,资本运作日趋国际化。
虽然“十一五”时期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问题和制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