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文我打算分两章叙述,前一章是我的个人操作指南,后一章是报考精华提炼。可能有些赘述,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够耐心读完,是好是坏都由你评说 
 填报流程
前言:其实报考这件事高二结束时就应该开始,那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就要开始多了解相关院校,既可以为以后报考打基础,也可以提早感受高考的氛围,尤其是有意自主招生的同学,更应该提早准备,这也正是我们学习中强调超前意识。说实话,我那时还根本不知有报考这件事,只是现在后悔了。等如今考完才想到要报考,实际已经是晚了(希望看到的同学能奉劝学弟学妹们不敢再重蹈我们的覆辙了),但就算准备不够充足,还是有对策的,接下来就听我娓娓道来。
步骤一、知己——制定自己的大概专业范围
一般初评专业不考虑院校。我认为可设定四个大指标和八个小指标,并设定合理权重,而每个小指标再分5个档次:上,中上,中,中下,下,并平均分配权重。具体划分如下:
1、兴趣(所学内容/对口职业)    2、与自身性格,习惯是否相符(固有/发展)
3、能力(已具备/发展)          4、需求(就业情况/未来走势)  
 30%       15%      15%                40%    20%       20%
然后对各专业进行分类(注意不要一个个专业评估,既浪费时间又无效,在大类下分小类即可)与全面了解并评估、比较。最后视情况划分一个高级区(如60-80分),说明这个范围里的专业是比较适合你的。建议:若对自己的性格不太清晰,可参考网上的性格测试,多做几类,应该不会偏差太多。
二、知规则
       也就是要弄清报考的基本规则和相关的基本概念。鉴于大家自己搜索可能只有零碎的认识,故我将其按录取步骤串联在一起,力求给大家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也是给后面的填报技巧与流程介绍作铺垫。 
    :实质是高校与招办协调投档与录取比例。
    :
         (1).平行志愿:将全省同类考生按成绩排序,从第一名开始依次检索,对于一个人也按顺序依次检索你的A,B,C,D四个选项,是否投进的实质是当检索到你时,你的学校的投档人数是否已满。
          (2).梯度志愿:将全省同类考生投档分排序,从第一名开始依次检索,但只检索其第一志愿,第一轮检索完毕后,必然出现有的学校未招满,有的学生未投进的情况,故对于未投进的学生,都要进行降分处理(一般为20分)没然后在一次排序并检索参考志愿一,若仍未投进,则接着继续检索参考志愿二、三。其他步骤相同。
          (3).录取与专业分配:经过前一轮的投档之后,绝大多数学生的档案都已进入到高校的招生库中,下一步就是高校从这些预录取生(就是投档生)中进行录取、退档、专业按志愿分配或专业调剂。一般先进行专业分配。目前有两大规则,因高校自身规定而有所不同。一是专业级差制,既在6个专业中人为设计分数差,其具体步骤与梯度志愿相同;二是分数优先制,其具体步骤则与平行志愿相同,这里不再赘述。然而在按志愿分配后,总有一些人未分配,有些专业未满,这就涉及到专业调剂与退档,退档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不服从调剂而分数又相对较低;二是身体限制;三是单科成绩不合要求。说实话,如今院校招生的最基本底线就是生员要招满,何况在投档比例如此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