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案首页
单元/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幼儿园教育中的儿童
学时
4
学期总课次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学习目标
了解儿童是如何发展的,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能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因素。
了解儿童观的历史演变,理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树立现代科学儿童观。
了解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深刻理解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基本因素及其作用,现代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师在阐述时,可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进而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通过共同讨论、学生互动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策略。
通过分析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理解。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一、引入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儿童具有不同的看法。如,古罗马谚语:“孩子的耳朵是长在背上的”;中国谚语:“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圣经》:“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夸美纽斯:“儿童应当比金银珍宝还珍贵”;蒙台梭利:“儿童的心理是有吸收力的心理”。
上述不同的看法体现了不同的儿童观。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儿童?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对象?
师生共同讨论思考
带着思考进入新授课程
二、新授:“儿童如何发展”
共同讨论:谈谈你们眼中的幼儿,他们是如何成长的,幼儿的成长又蕴藏着多少有待我们去发现的秘密呢?
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究竟哪个因素决定着孩子的成长?试举例说明理由。
复习、讨论、分析
引发思考
第 1 页
教案附页1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一)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
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6、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及关键期
(二)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1、儿童发展理论
(1)遗传决定论。
(2)环境决定论。
(3)相互作用论。
2、儿童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生物因素——遗传是儿童发展身心的物质前提。
(2)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3)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更为独特的作用。
(4)儿童自身的能动性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新授:“如何看待儿童”
共同讨论: “在万物的次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次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当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卢梭《爱弥儿》“儿童是成人之父”——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通过这个讨论,让大家理解如何看待儿童?
(一)儿童观的内涵
儿童观是人们关于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作为一种指向儿童的观念,有其内在的结构。
1、儿童观的第一个维度是自然构成观。
2、儿童观的第二个维度是社会构成观。
3、儿童观的第三个维度是精神构成观。
因此,人们关于自然的儿童、社会的儿童、精神的儿童的观念以及与此支配的行为构成了对儿童的整体看法,亦即为儿童观的内涵。
(二)儿童观的演变
1、儿童是“小大人”
2、儿童是“白板”
3、儿童是“有罪的”
4、儿童是“花草树木”
5、儿童是“私有财产”
6、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7、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教师分析
案例分析
教师分析
教师分析
共同讨论、思考
教师分析
学生互动
(三)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
(1)无歧视原则
(2)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
(3)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4)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2、现代科学儿童观
(1) 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
(2)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3) 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4) 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四、新授:“如何教育儿童”
共同讨论:回顾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你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何特点,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有哪些? 回顾反思自己的幼儿园(小学)教育,你的老师的教育方式有何特点,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有哪些?
(一)现代幼儿教育观
1、“以幼儿为本”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出发点
现代的幼儿教育已经不再强调“让幼儿适应教育”,而是主张“让教育适应幼儿”,按照“发展适宜性”的教育原则,将幼儿视为独立的个体,幼儿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和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2、幼儿教育必须为幼儿的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