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总结(个人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2,689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总结(个人总结).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8/6/20 文件大小:2.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总结(个人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1
1、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2、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对建筑物所有结构和构件都必须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
3、临界力计算公式为:
临界力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压杆的材料,钢柱的P比木柱大,因为钢柱弹性模量成E大;
(2)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截面大不易失稳,因为惯性矩I大;
(3)压杆的长度,与长度的平方成反比
(4)压杆的支承清况: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铰支()>两端铰接(1L)>一端固定一端自由(2L)
影响稳定临界力的综合因素:长细比。
4、悬臂梁端部的最大位移计算影响位移因素除荷载外,还有:
(1)材料的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
(2)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矩形截面Iz=bh3/12。;
(3)构件的跨度:与跨度的n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
5、一房屋结构耐久性的含义:是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性能。
二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类别
设计使用年限(年)
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满足:一般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梁,25;板15;柱,35。但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P7
1、力学平衡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ΣX=0,ΣY=0。
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ΣX=0,ΣY=0,ΣM=0。
2、桁架:零杆的判断
3、
P11
1、地震的成因有三种: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房屋构造抗震主要研究构造地震

2、地震的震级及烈度,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多数国家采用12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
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4、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设防烈度6、7、8、9度的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隔震、消能减震的设计,“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5、多层砌体房层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多层砌体抗震措施: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设置圈梁构造柱连接起来;3)加强墙体连接,楼板和梁有足够的支撑长度和可靠连接;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P21建筑结构构造要求
1、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粘结力,是钢筋表面剪力,影响因素:混凝土强度、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
2、适筋梁正截面受力阶段分析(P23)
钢筋混凝土梁应为适筋梁,不能设计成超筋梁和少筋梁,它们的破坏是没有预兆的脆性破坏。
3、梁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可能产生斜裂缝,并沿斜裂缝破坏。影响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1)剪跨比和高跨比2)砼强度等级3)腹筋的数量,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为腹筋。
4、单向板与双向板:1)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技算2)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技算3)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4)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5、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梁的高宽比:3:1;钢筋直径10-25,钢筋间距不小于25且不小于其直径;
板厚度与计算跨度有关,屋面板不小于60,楼梯板不小于80,钢筋间距不大于250
梁板混凝土强度C20以上。
6、砌体结构。应用在小于15m的中小型厂房的墙体、柱、基础。
砖强度等级MU,砂浆强度最高M15。
对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弹性方案。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简图大多设计成刚性方案。
墙柱允许高厚比影响因素:砂浆强度、构件类型、砌体种类、支撑约束条件、截面形式、墙体开洞、承重和非承重。
墙体作为受压构件的验算分三方面:1)稳定性,通过高厚比验算2)墙体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3)受压构件在梁、柱等承压部位处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当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常采用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的方法。
砌体墙体的构造措施:伸缩缝、沉降缝、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240时,其宽度不宜小于墙厚2/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