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小康”的演变.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康”的演变.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6/20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康”的演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康”内涵的历史演进与现代拓展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承中华民族数千年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下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和现实途径。弄清小康社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和要求,科学地选择发展路径,制定实施方案。
一、传统“小康”的历史演进
“小康”是一个充满中国特色、传统内涵、文化色彩的概念。中华民族对于“小康”的企盼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此后,炎黄子孙向往“小康”,孜孜以求。在我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中,“小康”内涵经历了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的逻辑演进过程。
一是指生活安定状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经典《诗经》。早在周朝,周王室就有派专人收集民间诗歌的制度。因此,《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虽然编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但其所收集的大体是周初(公元前841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20年左右)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流传于民间的诗歌作品,因而集中反映了当时民间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和愿望。《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注:《诗·大雅·民劳》。)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日子安定,差不多就达到小康了。这可以视为当时民间百姓对于舒心安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想往。

二是指社会理想模式。对“小康”作出具体描述的是儒家另一经典《礼记》。《礼记·礼运》篇中记载,孔子在年底参加完蜡祭之后,登上门楼,喟然叹息,感慨自己未能赶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接着就描述了“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为'小康'。”(注:《礼记·礼运》。)现在大道不行了,人们各自为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子女。于是发展了智谋,修建了城池,有了争斗和战争。为了社会安定,从大禹开始,直到周公,圣人们建立了一套礼仪制度,赏善罚恶。按照这套制度办事,大家才能够家庭和睦,上下有序,相安无事,社会稳定。这就是所谓的“小康”时代。《礼记》成书于西汉,收集的则是秦汉之际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著,因此,其中对于“小康”的典型描述,反映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在“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已经过去的情况下,对社会秩序建立的构想和描绘,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社会上层群体的社会理想模式。
三是指经济宽裕程度。任何一种社会理想的实现和社会秩序的建立,都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生活为基础。因此,继孔子之后,儒家对“小康”的关注由生活状态、社会秩序进而转向经济生活的层面。管子强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注:《管子·牧民》。)不解决经济问题,人们就不可能很好的遵守礼仪。孟子对社会经济生活给予了更多更具体的关注。他主张实行
“仁政”,“制民之产”,给每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给老百姓一定的土地,供其植桑种粮畜牧,上足以侍奉父母,下足以养活妻子儿女,人到五十岁可以穿上丝绸,七十岁可以吃到肉食,平常的年份可以吃饱饭,灾荒年不至于饿死。这就是孟子“仁政”的经济生活标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孟子要求国家要合理利用资源,保障劳动者有一定的生活资料和应有的生产条件,不要在农忙的时候征调他们,税率最好保持在十分之一左右,不能太多。由此,我们可以把孟子“仁政”的经济目标视作小康之家的经济生活理想。这种理想一直延续,及至南宋洪迈(1123-1202)亦曾说过:“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注:洪迈《夷坚甲志·五郎君》。)把小康置于穷富之间,表达了脱贫以后对比较宽裕的经济生活的希冀和想往。这种“小康”就是指“略有资产,足以自给之境”,“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那样一种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
生活状态--社会理想--经济水平,按照这样的逻辑演进过程,传统“小康”概念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成了炎黄子孙历史实践所追求的目标。到了近代,100多年前,康有为隐居在印度北部的山城大吉岭,用资产阶级的发展观对儒家“大同”和“小康”的社会理想进行改造,埋首撰作了《大同书》,卷首题词中写到:
“大同犹有道,吾欲渡生民。”志向何等高远。他认为:“吾中国二千年来,凡汉、唐、宋、明,不剔其治乱兴衰,总总皆小康之世也。二千年儒先所言,自荀卿、刘歆、朱子之说,不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