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仁寿县枇杷分销运输网络规划
摘要:仁寿县是四川省境内著名的农业大县,享有’枇杷之乡’的美誉。每年有大量的枇杷产量,但是由于枇杷的分销运输网络不健全,使得全县在枇杷产业之上的收益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建立仁寿县枇杷分销运输网络的规划建立。
关键字:仁寿,枇杷,分销运输网络
背景
仁寿是四川省第一水果产业大县,是“中国优质果品重点基地县”。全县水果生产已初步形成了“南梨北枇,东西柑桔,中部桃枣”的区域格局,去年,,产量33万吨。享有“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今年枇杷产量创历史新高,预计总产5万吨以上。仁寿县枇杷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种植条件优越,产品品质优良。
仁寿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位于北纬29o38′至30o20′之间,平均海拨520米,地形以深丘和低山为主,年均降雨800—1000mm,县境内龙泉山脉中段广大地区日照充足,土壤属遂宁组母质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呈微碱性,通透性好,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具备了非常适宜枇杷生长和发育的自然条件,所产大五星枇杷果形纯正、果大核小、色泽金黄、汁多味甜,品质优良,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同时,由于良好的温光条件,仁寿大五星枇杷比成都周边其它县市的枇杷早上市7—10天,具有无可比拟的市场领先优势。
(二)生产技术规范,商品竞争力强。
仁寿制定了枇杷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和农业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全县枇杷标准化种植技术普及率达到70%以上,保障了35%以上的优质果率,荣获“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土壤重金属含量、果品农药残留和可溶性固性物等指标,均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文宫”牌枇杷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同时,在全省率先实施枇杷设施栽培,不但解决了枇杷生产的霜冻问题,而且使枇杷上市期提早15-20天,果品外观、口感等品质明显提升,产量和效益成倍增长。
(三)基地不断扩大,市场不断健全。
围绕打造成都市农产品配送基地,全县形成了以文宫、鳌陵、大化、,。,,是我国西南最大的枇杷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在坚持不懈地抓调整结构、抓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围绕产品流通,培育、建设了文宫枇杷专业市场,每年入市交易的枇杷种植户达到30万人次以上,入市收购枇杷的外地客商达5000人次以上,市场交易量占全县枇杷总产量的60%以上。通过文宫枇杷专业市场,仁寿枇杷远销北京、重庆、西藏、广州、贵州、成都等全国各地。
(四)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化经营加快。
全县着力引进培育枇杷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从事枇杷生产、销售的专合组织、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枇杷产业化经营链条逐渐完善。先后引进了福仁缘科技、江陵食品、卓宇制药、枇杷花茶厂等一批枇杷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枇杷饮料、枇杷茶、枇杷果脯等,年加工枇杷鲜果3000吨以上,枇杷叶1000吨以上;建立了县级枇杷协会,整合了全县8个枇杷专合组织、28个枇杷协会分会,,培育了全国百强协会
——文宫枇杷协会;发展了枇杷种植业主195户,;培育了枇杷经纪人2200多名,年营销枇杷近1万吨。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