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6/21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成三级阶梯状分布。
影响:
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地势特点的优越性
(1)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伸入内陆,形成降水。
(2)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流,方便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3)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A澳大利亚
1) 位置:120`W-150`W`
2)地形:东部(大分水岭)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和北艾尔湖,地下水资源丰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艾尔湖。
3)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干燥面积广) 冬季温暖利于牲畜安全过冬,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广大内陆和两部干旱,为草原和沙漠,天然草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
地中海气候: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正常(副热带高压控制)
不正常(西澳大利亚寒流,大分水岭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信风迎风坡东澳大利亚暖流
树林-草原-荒漠降水沿海向内陆递减
注: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大陆干旱面积广其原因主要是: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东部大分水岭的屏障作用缩小了东南信风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西部寒流影响。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植被带分布及形成原因:半环状降水由东南北三方面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
由沿海的森林向内陆逐渐过度为荒漠带
4)经济
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主营牧羊带:墨累—达令盆地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
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西水东调促进发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