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题片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适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课程编码:
12X04006
总学时及学分:
课内实践64学时 4学分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
基础摄像、电视画面编辑
后续课程:
DV作品创作
隶属分院:
传媒分院
系:
广播电视编导系
执笔人:
温丽君
审核人:
刘逢亮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专题片纪录片创作》课程是面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独立设置的实践课,先修课程为基础摄像及电视画面编辑,后续课程为DV作品创作。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纪录片与专题片编导的技巧及方法,了解编导职业素养要求,锻炼团队精神,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得到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对于题材的挖掘能力以及选题的操控性,掌握前期调研的流程及策划文案的写作规程,在拍摄阶段可以熟练运用纪录片及专题片的拍摄技巧与构图特点、镜头调度,学会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剪辑步骤与技巧,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部纪录片或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为学生学习后续DV作品创作课程和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
实践一:完成一部社会现实类或人物专题类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 32学时
实践内容:本课程采用学生分组的模式进行创作,每组5—8人,作品创作主要分为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策划
一、学生需要撰写纪录片策划案,寻找主题和立意,提交拍摄选题,主要针对人员、选题、拍摄对象、主题意义、影片架构、记录手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制片通过之后进行前期沟通调研,包括寻找资料、场地、对象和部门、预算、拍摄时间规划等,撰写拍摄提纲;
三、每组编导进行导演阐述,其他成员进行前期的拍摄准备,每组成员认真撰写拍摄日记;
第二阶段:拍摄
作业拍摄实践约4周,注重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构图技巧和摄像机调度等问题,充分利用抓拍、抢拍等手法抓拍细节与情节点,拍摄过程中
学生需及时做好场记,每天拍摄完毕随时建立文件夹,筛选素材并归类;
第三阶段:后期编辑
编导审看素材后进行粗编,明确纪录片的主体与框架,之后进行解说词的撰写,按照解说词进行剪辑,精编素材,提炼情节点与细节,铺音乐,对作品进行包装,加入字幕,尾板,要求有片头、片尾、炒片。
目的要求: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纪录片拍摄的基本步骤和实践要求,理解此类片种选题深度的重要性,了解此行业在反馈社会问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策划、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能力和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职业精神等,为学生学习后续DV作品创作课程和从事各省市地方电视台专题类栏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要求:
(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拍摄一部社会现实类或人物专题类纪录片,自愿组合,原则上5—8人。学生根据分组进行分工:编导一名、摄像一到两名、文案写作一到两名、场记一名、音乐音响一名、后期一到两名,其余的不设;
(二)主题要求,以身边熟悉的选题为主,注重挖掘主题的社会性与深刻性,纪录片可以采用格里尔逊式、真实电影式、直接电影式、新纪录电影等记录形式,尝试使用故事化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三)纪录片片长要求20分钟以内,不得超时;
(四)要求有封皮设计,海报设计,每组一张碟,碟中包括作品、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