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西游记》读书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4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游记》读书报告.docx

上传人:qsrkmc24 2018/6/22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游记》读书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游记》心得浅谈
华侨大学刘鸣谦
书名
西游记
作者
吴承恩(1506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介绍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作者有争议}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数
746页
简介
主要讲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都耳熟能详,说什么大意)
读后心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都以诗或词开篇,《西游记》也不例外。如果从开篇出发,本书应为《西游释厄传》。那么“造化会元功”又是什么呢?且看原文“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可知会元为时间;造化,即为命运、创造演化等等。那么‘’造化会元功‘’便
是人生命运修行之功了。微信公众号‘且读文摘’一篇推文中说:这句诗“意思就是: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可本书是否如此呢?且看回目,书中前七回写大徒弟孙悟空身世,而关于师父唐僧的身世,书中却只有第八回并一个附录而已,至于后面九十二回数的笔墨,则全部泼在了取经背景(第九、十、十一回)和取经全程上。根据‘谁的镜头多谁就是主角’的一般原则,孙悟空便是真正的主角(或者说主角之主角)。人生修行修的便是那一颗生于尘俗又能出于尘俗的心。《西游记》中,孙悟空便是那颗心。因为只有心,才能欲比天齐,才能不满现状,才会心高气傲,才能随心而变,才能驰骋宇内。
看罢整部《西游记》,方知这不仅是师徒的修行,更是天地诸神诸佛的事。取经之前,诸天神佛早已做好准备:收拾猴子、贬下天蓬、卷帘、金蝉子下凡等等。恰如早已有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恰如只出现在前两回的菩提祖师……人说无巧不成书,而我却说“成书也不巧”。不仅在于前言中提到的“先经过了长期的民间集体创作,而后由文人独立加工完成。”更在于全书环环相扣、妙趣横生的剧情。看似由佛祖传经于东土的意愿而起的取经工程,更像是一番精心策划的人事调动(这当然又是另一番解读)。
西游便是一场关于人生修行的旅程。书中,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其实都是一人,悟空是这个人的心,唐僧是这个人的身,八戒是这个人的***(七情六欲),悟净是这个人的本性,白龙马便是这个人的意志。修行便是修心,悟空才是主角,他便能成佛;修行中难降的是情,是欲,八戒最是乖张,他只能成使者;修行中最柔顺的是本性,悟净在师徒争吵时最是温良,却又没有主见,故心成佛,本性也由温玉变为金刚;修行中不可缺的是意志,白马失了,怎能到得灵山?这意志不能是普通一般,故而白马只能是龙马。菩提住的是‘斜月三星’之洞,‘灵台方寸’之山,故他能知悟空、教悟空(第一、二回);心比天高,故以齐天大圣自称;心气能高能低,故金箍棒能大能小(第三回); 心有五蕴、五蕴未空,故有五行山下被压之灾(第七回);心疼时紧,故悟空须戴紧箍,方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