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之
规划文本说明
XX县XX乡人民政府
施秉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
二○一○年四月
一、关于上轮规划实施的情况
二、关于规划编制的过程
(一)规划编制方法
1、用地规模预测方法
将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相结合,传统预测方法与现代预测方法相结合。具体应用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指标计算法等多种方法综合预测分析建设用地规模。
2、多方案比较法
按照现代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编制若干个不同的规划方案,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当地资源条件和国家政策约束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选择推荐方案,供领导决策。
3、公众参与法
公众参与法,是一种合作型规划的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不仅是调控土地利用,更是协调公众土地上的利益。公众参与不是为了提供信息资料,还要参与规划目标、指标的确定、规划方案的拟定、协商和决策。通过规划过程中的自由讨论、协商和集体决策,使规划方案能够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同时,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4、计算机辅助方法
应用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对土地利用进行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利用供需预测和对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进行空间分析,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的图件。
(二)实施规划编制措施
1、搞好配套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
(1)、制定地方性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XX县XX乡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办法》,内容应包括规划实施原则、权限、规划实施管理内容、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用地预审和规划审查程序要求、规划的修改、规划实施监督管理以及违反规划的处罚等。
(2)、从行政、法律、制度等方面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
首先要提高规划的权威性,规划应按法律程序通过批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提交县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其次应强化对土地执法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有案不查、执法不严的,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坚决纠正违法用地只通过罚款就补办合法手续的行为。对违法用地及其建筑物和其它设施,按法律规划应当拆除或没收的,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确需补办手续的,依法处罚后,按高限进行征地补偿和收取土地出让金及有关规费。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制,加强和充实各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和机构,建立与国家土地监察制度相衔接的执法工作机制,监督土地执法行为;第三是制定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制度,由土地监督机构依法对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规划审查、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建设用地审批、规划修改等实施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的,应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分别给以政纪和刑事处分;第四是制定土地执法动态巡回检查制度,加强对土地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有效防止和及时制止违反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行为的发生;第五是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对违反法律规定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生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未能完成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的,征地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引发群体性事件且未能及时解决的、减免和欠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未按期完成基本农田图件备案工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照法定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同时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还要实行补充耕地的责任追究制,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负责对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并对验收结果承担责任。
(3)、建立政府及主管部门规划实施及耕地保护责任的考核体系
各级政府每年都要层层下达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乡政府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履行情况
2、完善规划实施激励机制,促进综合措施落实
(1)、健全以年度计划、用地预审、规划审查为主体的规划实施制度
乡人民政府应重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除国家下达的农用地转用指标,耕地保有量指标和土地开发整理指标外,还可从施秉实际出发,编制并下达如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等计划指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乡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城建、交通、水利等用地量较大的部门要对下一年度用地计划认真编制,并报国土资源部门和发改委综合上报,以保证用地计划与当年建设规模相适应。没有农用地转用指标的,不得批准新增建设用地。同时要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建设用地报批规划审查,建立定期的规划审查制度,这是规划实施最重要最有效的行政手段。不仅对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进行规划审查,对城镇规划范围内建设项目用地也要进行规划审查,规划审查采用集体审查,由规划、用地、地籍、法规监察等科(股)参加,纪检监察部门也应加强对规划审查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