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doc

格式:doc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doc

上传人:zhangbing6987 2015/6/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高年级教材
目录
1 韶山精神记心中
2 韶山精神代代传
3 介绍我的家乡
4 夸夸我的家乡
5 争做环保小卫士
6 滴水洞—“西方的山洞”
7 身边的小故事
8 争做低碳生活小主人
9 责任励我行争做社会小主人
1 韶山精神记心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是以“韶山五杰”和毛泽东一家牺牲的六位亲人为主要代表的韶山一大批志士仁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毛泽东同志和韶山无数革命前辈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不断培养、积累而形成的,其灵魂是坚定信念,其核心是敢为人先,其显著特征是合群奋斗,其实质是无私奉献,其活力源泉是开拓进取。韶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
毛主席手迹《七律–到韶山》
坚定信念是韶山精神的灵魂。“韶山五杰”之所以“闳中肆外,国尔忘家”,毛泽东之所以教育亲人“舍小家,为大家”,革命战争年代韶山之所以有近1600人为革命献身,共产党之所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所以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夫志,气之帅也”。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背弃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也就终止了;淡化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会落后于时代前进步伐。我们发扬韶山精神,就应当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砥砺奋斗的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全面建设人文、生态、小康的和谐韶山中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敢为人先是一面旗帜,一种气魄,一种力量。敢为人先,就是要敢于让思想冲破禁锢,敢于作常人所不敢为之事。一代伟人毛泽东是山人民的骄傲,毛泽东是敢为天下先的杰出代表。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发动群众时,就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雪耻会”,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韶山这块土地上点燃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从那时起,韶山人再也不信坟山八字,只相信团结奋斗,自己解放自己。一代又一代的韶山人,正是秉承敢为人先的韶山精神,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把韶山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无私奉献精神是韶山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韶山老一辈革命家留给韶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作为从韶山走出的一代伟人,他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六位亲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五位成员都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正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员用无私奉献精神,不惜流血牺牲,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今天韶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求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无私
奉献的精神。
五杰亭

1937年11月27日日,毛泽东从延安写信给韶山人民,指出“唯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合群奋斗”,正是毛泽东一贯强调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也是韶山党组织坚强有力、红旗不倒的根本保证。
韶山是一个面积仅210平方公里,当时只有1000多农户的农村,为什么在这个小舞台上能演出许多威武雄壮的话剧?答案之一,就是依靠“合群奋斗”。而这种“合群奋斗”不是群众的自发斗争,而是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自觉奋斗。在韶山党组织建立前,当地农民也有过“吃大户,闹减租,上山建寨为王”的斗争,但都失败了。自党组织建立后,
“合群奋斗”虽有挫折,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群众斗争由初期的平祟阻禁发展到夺取农村政权,由反帝示威发展到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随着群众革命斗争的发展,党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由支部到总支,到建立特别区委,党员人数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几百人。实践证明,毛泽东指出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合群奋斗才有生路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开拓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韶山精神的动力源泉,是韶山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就要树立发展,竞争,探索,实干的意识。用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用开拓的勇气担当重任,用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开辟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韶山精神的来源及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树立民族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问题导入
同学们,作为主席的同乡人,你们知道韶山精神指的是什么吗?
学诗词《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