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重点.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重点.doc

上传人:bdjigr52 2018/6/22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重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考试类型: 名词解释 5*4 简答题 5*8 论述题 2*20
绪论
1、个体心理的发展趋势
向上:从无到有,从简到繁。
向下:老化或衰退。
2、心理发展学
个体心理发展学即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到出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即从出生到17、18岁的个体。
3、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
1、认识的发展
2、情绪和意志的发展
3、个性的发展
4、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1、主要效应模式:是把早期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模式化,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是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遗传决定论),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环境决定论)。
2、相互作用模式:儿童的发展是环境与遗传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好的遗传和好的环境结合产生良好的发展结果,不良的遗传与贫乏的环境相互作用得到不好的发展结果,良好的遗传与贫乏的环境相结合,或者有欠缺的遗传与良好的环境相结合,得到中等效果的发展。
3、交互作用模式:遗传结构和环境经验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因素影响着基因特性起作用的方式、程度和途径遗传特性影响着环境因素起作用的因素、方式和程度。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连续性此观点只强调发展上的量变,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 渐进的,不分阶段的;认为儿童和***都以相同的方式对周围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不成熟和较为成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数量上和复杂程度上的不同。
2、阶段论个体心里的发展从一定时期发展到另一新时期在功能水平上存在质的差异,表现为心理特征多方面复合模式的差异,从而显示出发展上质的飞越和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1、发展的机能理论持此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有机体的内
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儿童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2、发展的机械理论此观点提出,发展完全可以被环境的力量或人为的力量所
控制,发展的结果能够直接预测。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1、弗洛伊德的核心思想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2、性本能发展过程(力必多)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5岁)
4、潜伏期(5-12岁)
5、生殖期(12岁至成年)
3、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出生至2岁):信任对不信任。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2-4岁左右):自主感对羞愧感。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或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顾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左右):主动感与内疚感。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标的实现。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卑微感。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诚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18-25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