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基础知识整编..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基础知识整编..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8/6/22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基础知识整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频率)、长短(振幅)、强弱(时间)、音色(发音体性质)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曲式、织体等
节奏: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节拍:强拍与弱拍的均匀交替叫节拍
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齐唱、轮唱、重唱、对唱、独唱
合唱:由多人演唱多声部歌曲的形式,按照声部组合的声区和音色的不同分为同声、混声两种
齐唱:多人按照同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演唱同一个曲调(即多人演唱同一旋律的形式)
轮唱:多个声部按一定的时距相互追逐,演唱同一旋律,交叠出现时构成良好的和声关系
重唱:两个以上的少数人同时演唱的形式,每人唱一个声部,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
对唱: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单声部歌曲
独唱:由一个人独立演唱的形式
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独奏、重奏、合奏、协奏
独奏:由一个人演奏一件乐器的表演形式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或演奏形式
合奏:按乐器种类不同进行分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一声部,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同类乐器分组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叫做合奏
协奏: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
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作品
复调音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
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
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上有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
练****曲:是为练****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音乐会练****曲:技术练****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融合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印象主义音乐:19C末20C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民歌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民歌的音乐特征:
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
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
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
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
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
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
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
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
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
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
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
山歌音乐特征:
①歌词具有即兴性
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
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
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
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小调的音乐特征:
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
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
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
④歌词格式多样
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
陕北:《脚夫调》、《兰花花》
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西:《绣荷包》、《刨洋芋》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短调两种。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起伏较大,结构也较长大,具有抒情性(牧歌、赞歌、思乡歌),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结构也较短小,具有叙述性,如《森吉德码》、《嘎达梅林》。
藏族民歌:藏族的民歌常与舞蹈密切结合,常见的歌舞有堆谢(《正月十五那一天》)、囊玛(《阿玛勒火》)。民歌主要有山歌、牧歌、情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