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二章劳动法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
第三节劳动力需求
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第五节就业与失业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决定了研究的必要
: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
其属性
:普遍稀缺是绝对的
、手段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
市场主体在可支配资
源的约束条件下,使
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
限度的满足
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
不是说主体行为都达到了此目标
而是说主体行为可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
加以分析和预测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决定劳动力价格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模型?
2、生产要素市场,供给者、需求者是是谁?
3、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一)实证研究方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
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二)规范研究方法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
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劳动力供给
一、概念
: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劳动力供给指供给主体(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内部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二、劳动力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
对工资率变动
的反应程度
ES=0,工资率如何变,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ES无穷大,工资率一定,劳动力供给量绝对值大于0
ES=1,两者变化相同
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三、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劳参率长期变动的趋势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的劳参率
保持高位水平,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