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校大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大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6/2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大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大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一、教材问题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选文太陈旧,许多课文中学已学过。如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中,就有《蒹葭》、《我与地坛》、《饮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赤壁赋》等篇目是高中语文教材内容;邢福义主编《大学语文》中,亦是如此。二是内容太多,课时少。大学语文只有36个课时,教材内容繁复。邢福义教材共43篇课文,徐中玉教材89篇课文,在规定的课时内远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三是没有凸显时代感。相较于高中语文老师把周杰伦的歌、方文山的歌词搬上课堂,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略显陈旧。二、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缺少现代性和互动性。现在的大学语文多是大班教学,一二百人在一间阶梯教室里听课。由于受场地和时间得限制,老师们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既没有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又没有百家讲坛般的风雅有趣。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喜欢程度大打折扣。语文教学更离不开交流和沟通,加之大学课堂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性的地方,应该多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应适时引入谈论法等,积极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这样的大学语文课堂才能够充满活力。三、师资配置目前,全国把“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的院校约为40所。高校大语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学历基本不高,学科背景比较单一,还有很多是本科毕业后在其他教学岗位上转调过来的,还有从中学调动来的老师、从其他教学或行政岗位转过来的情况。这些因素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甚至成为其继续向前发展的障碍。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试给出解决办法:一、以一为主,多种为辅,选编校级教材当前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版本多达十几种以上。大部分教材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选编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还有一些教材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还有教材是按照主题编排的。在这种情况下,精选一种质量过关、有影响力的教材非常必要。精选一种为主,几种为辅。建议编写校级教材,选编具有本校特色、老师们自己擅长、兼具人文性与实用性的课本。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授课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曾有研究者指出:“大学语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思维方式’方面的深度训练和‘文化视野’方面的空间拓展。”[3]笔者曾经在自己的大学语文课堂上探索多样的授课形式:。譬如陶渊明的作品。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形象上。事实上,这种解读存在许多误解与偏颇之处,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陶渊明的。因此笔者做成讲座《品读真实的陶渊明》,从陶渊明“少年家居读书时期”、“中年时仕时隐时期”、“晚年隐居不仕时期”讲起,选取每个时期代表性的作品,剖析陶渊明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进而分析他当时的心境,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