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歌剧鉴赏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歌剧鉴赏论文.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8/6/23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歌剧鉴赏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歌剧鉴赏论文
姓名:彭梅君班级:国贸3班学号:10040719
歌剧《茶花女》是剧作家皮亚伟根据法国著名剧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改编的。威尔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歌剧的全部作曲工作,并于1853年3月6日在威尼斯的凤凰剧院进行了首次公演。虽然首次演出没有成功,但他的艺术创作及音乐风格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出色的歌剧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这部歌剧充满着优美的咏叹调,其出现密度之高,使得和比才的《卡门》一样,成为美歌集一般,即使不太明白剧情,但是绝对不会出现冷场。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是它成为不朽。”
《茶花女》的意大利原名为“Traviata”,原以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维奥莱塔。她原是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但她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来到巴黎近郊与阿尔弗莱德共同酿造爱情的甜蜜。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强要她承诺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心的极大痛苦,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羞辱了她。薇奥莱塔信守对乔治欧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但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却并没有追逐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的“体面家族”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茶花女》是一部三幕歌剧。通过三幕歌剧的内容以及故事情节的了解,认识到维奥莱塔这个被迫害的妇女形象的塑造,是为了控诉上流社会的门第、道德的虚伪性。威尔第敢于向法国上流社会和传统势力进行挑战,值得人们赞扬。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序曲采用第二幕中的爱情主题和下行的悲怆动机,对全剧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第一幕《饮酒歌》是全剧著名的唱段之一。《饮酒歌》3/8 拍子。是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3/8 拍子,五区节奏。大调色彩,大六度跳进贯穿全曲。“让我们高举起欢乐的酒杯,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这样欢乐的时刻虽然很美好,但真实的爱情更宝贵!”这段歌声是阿弗列德向维奥莱塔示意爱情。维奥莱塔也心领神会地用同一曲调唱道:“在他的歌声里充满了真情,他使我深深地感动……”她的咏叹调表现了她复杂微妙的心里矛盾。前半部分表现她初次感受到爱情时内心的波动,音调诚挚、直率;后半部分表现她对爱情的大胆追述和渴望。大跳的音调反映了她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
独唱过后,紧接着是二人的合唱,最后发展成众人狂欢的合唱:“让东方美丽的朝霞透过花窗,照在狂欢的宴会上”等等。表达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第三幕维奥莱塔和阿弗列德的二重唱 1=G, 4/4 很活跃的快板。这一唱段里出现了很多升降音符,这段歌剧唱段一开始由 G调演唱转到 E 调,又转到了降 A调。这是一个感人的音乐场面,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