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民俗旅游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俗旅游资料.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8/6/23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俗旅游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民俗旅游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第一、民俗旅游能够弘扬民族文化
民俗旅游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方风貌为内容,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饮食、起居、服饰、娱乐、民间工艺等融为一体,展现在旅游者面前。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之灿烂,为世人惊叹和向往。民俗旅游正是展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旅游者可以综观我国民族文化的机体,亲自观察、体验我国民族文化的形态、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
旅游借助民俗文化而发展,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借助旅游而交流传播。民俗旅游直接展示了民族的社会生活:各民族社会生产中所使用的特殊的器物用具、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品,等等。他们都有着有形的具体鲜明形态特征,为旅游者提供了直接的行为模式。在民俗旅游过程中,除了有形的社会生活方式能被人接受外,众多的****俗活动都能使旅游者在观赏和参与的时候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我国的传统节日****俗:傣族的泼水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三月三、侗族的花炮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等。
第二、民俗旅游能够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
现实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有的以物态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表现为各民族的历史文物古迹;有的继续在各民族现实生活中传承着,表现为各民族生活中的民俗风情。
通过民俗旅游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1)文化遗产、寺庙宫院的保护、维修和利用。我国有数不尽的古遗迹、古建筑、古墓葬、石刻石窟。他们反映了不同民族有关衣食住行、信仰、宗教、风俗****惯、工艺技术等文化的变迁,有着很高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他们曾被认为是文化落后、思想愚昧的表现而遭到破坏。现在随着民俗旅游的兴起,他们逐渐被重新认识,许多城市和地区把他们列为保护项目,重新修葺,由专门人员管理,供游客观赏。
(2)各种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民俗博物馆是随着民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顾名思义,民俗博物馆就是收藏和展示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的场所。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民俗文化表现出明显的易失性和变迁性。因此,通过民俗博物馆把优秀的民俗文物收藏起来就是保存文化遗产的很好的手段。如贵州铜仁摊文化博物馆,就是把流传与落后闭塞山区民间的濒于灭绝的很原始的文化遗产进行重新整理、恢复。大量珍贵的文化实物被收集起来,珍藏在博物馆里,不仅得到了成千上万游客的青睐,而且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场所。民俗博物馆除了保存、陈列民俗文物外,还是进行民族精神文化教育研究的中要场所。一方面,民俗博物馆的收藏品涉及到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数量颇大,民族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艺术、民族工艺等学科研究都可以在哲理找到很好的资料。另一方面,民俗博物馆所收集的藏品大部分都是生动、形象的实物,给人以深刻的感性认识。
第三、民俗旅游对民族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民俗旅游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并且多数经济贫困,科技教育落后,但是那里却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异域情调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物遗迹、名胜古迹,这是发展民俗旅游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以展示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为内容的民俗旅游得到了突出的发展。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产业。它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所特有的优势,如民族建筑、民间歌舞、风味食品等加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