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阎锡山.docx

格式:docx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阎锡山.docx

上传人:yunde113 2015/6/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阎锡山.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阎锡山》有感
《阎锡山》一书,是由与阎锡山同为老乡的山西人乔希章所著,讲述了阎锡山的生平以及他的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
阎锡山,字百川,又伯川,号龙池,乳名万喜,清光绪九年农历九月初八(公历1883年10月8日)出生。其父阎书堂在其母曲乐清去世后继取陈秀卿,而继母并不怎么爱阎锡山,以“不养前妻之子”为条件,将年幼的阎锡山送至其外祖父母家抚养,就这样,阎锡山在外祖父母家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期。
然而年少的阎锡山由于只有外祖母看互,十分调皮,在私塾读书时也不听劝导。尽管阎锡山很聪明,先生教的书他都能背下来,但他的顽皮却让大家头疼。阎锡山年私塾,对四书五经并不喜欢,反而专爱打卦算命,对《增删卜易》等书倒读了不少,动不动就占上一卦,看甚时能赚钱发财,这对他日后的个人发展趋向起了重要的影响。
阎锡山16岁那年,其父阎书堂为阎锡山做主,阎锡山迎娶了自己的第一任夫人——徐竹青,而阎锡山婚后便到父亲的“吉庆昌”钱铺里干活了。在铺里,阎锡山主动跑外,除了印钱帖子,还记账、算利息,时不时来个“驴打滚”,父亲也是对他赞不绝口。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为阎锡山的日后“奠定了基础”。
钱铺做不下去了,阎锡山又经历了“军马夫”、逃债等曲折,直至后来在太原遇到了黄国梁、张瑜二人,三人举杯结义成了兄弟。自此,阎锡山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三人一同考入武学堂,赴日本留学。在阎锡山赴日留学期间,有幸认识了孙中山,三人便一同参加了革命。之后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山西响应,阎锡山因指挥了太原起义而被推选为山西都督。
阎锡山的政改之道

阎锡山能左右逢源,久踞山西而不倒,与其处事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阎锡山认为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必须学会一个“忍”字,“能容大逆者始能受大任,能忍大辱者,始能成大事。”“容忍”两字为内功之最要者。“忍”和“毅力”是相联系的,他认为“以和平坚毅四字办事,事必成”,这种“容忍”与“坚毅”的处事方式也是他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
应对国难,并不单纯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九一八事件之后,国民党内外谋求政治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比如以北方知识分子为主体所创办的《独立评论》杂志,即对民主与专制进行了热烈的争论。此时的阎锡山也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但这种改革并不是唱高调,“为政最坏是唱高调。高调,愚者易为所感,智者亦难补救”,“改革政治,找着空隙,始能一呼百应,天下从风。”
中国需要何种政治体制来应对危机?阎锡山既反对资本主义,也反对法西斯主义。他认为资本主义发行股票等没有实际价值,必然带来通货膨胀,制度罪恶有三,一是强盗,二是***,三是扰乱;他也认为“法西斯主义,对内终必造成革命,对外终必惹起战争。”至于共产主义,阎锡山也不赞成,他说“资本主义是资本家抢夺劳动者,共产主义是政府抢夺劳动者”,“掠夺人之物为己用,盗也;掠夺人之物以惠人,亦盗也。前者为资本主义,后者为共产主义”。
阎锡山认为,最好的政治制度应该是实行有人民监督的民主政治,“人民监政为民主政治不可少之举,亦为民主政治不可辞之责”,“民主政治无人民之监督,是黑暗之政治”。只有通过民主政治的建设,“国以威信立。政府只谋利害而不顾威信,国乱难已”。
热河危机:“恢复整个的党,统一的国”

九一八事件之后,阎锡山“深感外患急而内部不能团结之危险”,一直希望能够团结一致拯救国难,主张宁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