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案例分析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随图出示: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校。
师:看到上面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生1:我知道了速度和时间,想到了路程=速度×时间
生2: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路?
生3:小明家与学校相距多少米?
生4:我会列算式:70×4=280(米)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那么,老师再考考你们,(课件出示)“相向而行”“向背而行”“同向而行”说说你对这三个词的理解。
生1:老师,相向而行是从两个地方同时向中间走,然后相遇了,用手势演示。
生2:向背而行是从中间向两边走,背对着,我想和同桌给大家走一走。(到讲台上展示)
生3:老师,我知道同向而行是我俩向同一个方向走。
师:说得真好,你能和我展示给大家看吗?(上台和老师合作展示)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复习,引发学习的欲望,并在老师有效的追问下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识,做好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看图并读题。
师: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小明和小芳的速度,他们所用的时间是4分钟。
生:我还知道了他们是相向而行。
师:真是个细心的好孩子,那你们知道问题是什么呢?
生:问题是:他们两家相聚多少米?
师:知道了这么多,你想不想把他们整理一下。
生:想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1:画线段图
生2:我列表整理
师:好,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生:在练习本上画图整理
2、汇报交流明晰方法
师:谁想上台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生1:老师,我画的是线段图,左端表示小明4分钟走的路程,右端表示小芳4分钟走的路程。小旗表示他俩相遇地点。(边画图边分析)
生2:我来补充,我把小明家到学校的线段以及小芳家到学校的线段分别平均分成4段,每一段表示1分钟行走的路程。4段表示行走的时间。(在线段图上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