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管理思想史.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管理思想史.doc

上传人:n22x33 2018/6/24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思想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管理思想史
名词解释
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2 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指15世纪末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兴封建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以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
3 管理的效率管理效率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研究管理状况的一种科学方法。广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具体到一个企业和单位,就是总的投入和总的产出的关系。广义管理效率与企业效率在量上保持一致,在企业财务上难以严格区分。狭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本身所耗费的成本(主要指管理费用)与所带来的收益的比例关系。广义管理效率和狭义管理效率的划分只有在数量分析中才有意义,在理论分析中往往混同使用。
4 市场伦理市场伦理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没有自由的市场社会环境,也就没有市场伦理。市场伦理的发展有其自然演进的逻辑,随着市场及市场秩序的自发形成和发展,市场伦理也随之发生演变。不同经济主体所具有的普遍的伦理情感和道德心理,是市场伦理发展的人性基础。
5 疲劳研究是一种关于制定工作和休息的合理的搭配方式和恰当的环境布置,使得工人的疲劳减少而产量增加的研究。
“不能胜任”的职位。当员工到达其“不能胜任”的职位时,便会产生惰性。彼得原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总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其次,由于每个职工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很好,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最后,如果他们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得到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7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的产生是与纺织业的发展、圈地运动和蒸汽机的发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到来使工厂制成为可能。
8 柔性管理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
9 经理角色是指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担任的职务和工作,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简答
1 英国的重商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海尔斯与斯塔福德主张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保护英国加工业,保护国家的贸易顺差,坚决禁止奢侈品进口。晚期重商主义代表者托马斯·孟认为对外贸易是英国发财致富的根本手段,并提倡转口贸易,鼓励发展英国工业,为促进国际贸易,他还极力反对限制货币输出的法则,认为只有允许输出货币才有利于推动商品交换以增加财富。
2 简述萨伊的经济管理思想
制约分工的因素及分工的利弊。萨伊认为制约分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产品的消费量,二是资本的实力,三是行业本身的性质。
共同劳动的思想
劳动报酬的思想
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筹集资本的能力;组织产销活动的管理知识;敢于承担风险等精神品质。
3 吉尔布雷思的管理思想:
(1)动作研究和动作经济原则的提出。要提高劳动效率,首先是实现作业动作的规范和简洁高效。他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浪费,莫过于不必要的、错误的、无效的动作所造成的浪费,因此,他们进行了细致的动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