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6/2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典雅优美的古代诗歌。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这些典雅优美的古诗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节奏是诗歌的基本要求。节奏主要体现在朗读时的停顿上,朗读时的每一次停顿就是一个节奏。把握好诗歌的节奏,朗读起来就琅琅上口,不至于把诗句读破,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的内容。因此,古诗的教学,应从朗读开始,把握好它的节奏美。五言诗的节奏主要是二三式。例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也可以将其细分为二二一式和二一二式。例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前两句为二二一式,后两句为二一二式。七言古诗的节奏主要是二二三式。例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诗,夜半/钟声/到客船。也可以将其细分为二二二一式和二二一二式。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的一、三、四句是二二一二式,第二句是二二二一式。七言古诗的节奏还有二五式,即在五言诗歌前面加两个字。例如:杜牧《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外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无诗不押韵。”押韵是诗歌韵律美的体现。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就是感受押韵的和谐自然。律诗除了首句可押可不押外,偶句必须押韵,奇句(首句除外)则不押韵。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xī),水面初平云脚低(d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ní)。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t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这首诗偶句押韵,首句入韵所押的韵是“i”。绝句是从律诗中截取的,由于截取的部位不同,押韵情况也就不一样,现只举一例来说明绝句的押韵。例如:杜甫《绝句》(之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tiān)。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án)。这首诗首句不押韵,偶句押韵所押的韵是“an”。

在古诗里,诗人常常选取一些特定的人、物、景、事、场面等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并在审美对象上倾注诗人的思想情感,借以抒发诗人的情感,从而创设出一个个或幽深高远,或恬淡宁静,或安乐详和,或雄浑辽阔的意境。古诗的意境美就体现在这些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审美对象上。欣赏古诗的意境美关键是要抓住诗歌所描述的审美对象的特点。例如:贺知章《咏柳》这首诗描写的审美对象是柳树,诗人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首句写柳树的整体,用“碧玉”来突出它的颜色美,次句写柳枝,用“绿丝绦”来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写柳叶,用“细”字来突出它的形态美。诗人通过对柳树这一审美对象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无限创造力的春天景象。

“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主要的特点。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一定的审美对象上,或寓情于人,或寓情于事,或寓情于物,或寓情于景。在体会诗人的情感时,不能脱离情感所依附的审美对象凭空设想,而是要紧扣情感所依附的审美对象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柳宗元在《江雪》这首诗中,通过一个在寒冷、凄凉、冷清的江面上独自垂钓的渔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