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全球金融改革的亚洲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球金融改革的亚洲启示.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8/6/24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球金融改革的亚洲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球金融改革的亚洲启示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极其深远,复杂性超乎人们想象。危机所涉及的规模和范围不仅局限在发源地的发达国家,而且波及到了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
在雷曼倒闭两年零一个月后,世界仍没能摆脱危机,继续经受着政府刺激政策、金融监管改革等余震。这些改革的效果如何?世界金融格局未来会怎样?亚洲会在后危机的金融格局中扮演何种角色?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会对危机的根源做一个系统性的概述,以评估当前改革是否有效。第二部分,我将论述全球金融格局的走势,以及亚洲的决策者和金融监管者应如何应对未来的局势。
正统派得分B-
全球刚刚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有关这场危机的书籍、会议和演说远远多于大萧条时代;但对于这场危机的病因和药方,各界尚未达成共识。
目前惟一的共识是:这场危机的严重度远远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但至今,没有人敢宣称危机已经结束。
在9月召开的首届新加坡全球对话上,我曾这样说过:
“我们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所以需要全球范围的治理。威胁分为三种:
;;。沃伦・巴菲特的‘金融衍生品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说法似乎已是陈词滥调,但仍值得我们重视。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开销是多少?乔・斯蒂格利茨(Joe Stiglitz)的估算是3万亿美元左右。但发达国家为阻止这场金融危机所付出的代价是多少?13万亿美元!所以,金融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我们对待这三种威胁的方式却非常不同:使用前两者的人,给他定战争罪;利用金融武器的人,给他更多的奖金。”
有鉴于此,我们应重视这场金融危机,因为所有人都为之付出了代价,要么是存款零利率、高税负,要么是失业。
不幸的是,对于国际上近期的一些金融改革,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这些金融改革包括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欧洲的自发改革,以及负责银行资本监管的巴塞尔委员会、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各国监管机构所采取的举措。官方认为这些改革及时而全面。反对者则认为,这些改革没有带来任何实质变化,世界秩序已被少数政治寡头控制,银行家们拿着高额奖金笑到了最后,另外一场危机已隐约可见。
谁是正确的?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给金融改革打分B-。在这场改革中,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自营交易的沃尔克规则已被严重削弱。

简而言之,我认为经济金融的理论、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风险管理和定价已然失效,这导致经济随后陷入困境,而救援计划是对正常经济的高度扭曲,不利于长期的稳定恢复。
大致看来,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全球化和金融去监管化并存的时代,发达的通信技术和金融工程使得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这段时期被称为“大稳定时期”(the Great Moderation)。稳健的经济发展让央行和金融监管者渐渐自满,他们在自由市场主义的影响下逐渐放松了对金融工程的监管。
这导致金融市场的规模从1980年GDP的108%,迅速增长至2008年GDP的五倍。如果再算上金融衍生品的价值,那么金融市场的规模可达GDP的15倍。从任何角度来看,金融机构的资本都被高杠杆和复杂的金融工程所带来的风险严重侵蚀。
最糟糕的是:市场的流动性都是错觉,完全依赖央行做最后贷款人。更危险的是复杂性的增加,因为即使是开发这些产品的金融工程师,也不了解高度关联的市场中累积起来的系统性风险。
如果熟悉凯恩斯学派的海曼・明斯基的观点,你就会知道融资有三个层次:对冲性融资是稳定的,因为它产生的现金流可以偿还借款;投机性融资产生的现金流只够支付贷款的利息;庞氏骗局融资就是发行更多债务偿还旧债。
不幸的是,无知自大的监管机构放纵庞氏骗局发展成为一场危机。通过资产证券化和债务杠杆的无限放大、评级机构的串通、顺周期的会计制度和监管准则、松懈的监管和检查,金融工程师建造的影子银行的规模甚至超过了传统银行业。
实际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指出,影子银行体系(投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资产型证券市场――包括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规模在1995年就超过了传统银行,到2007年,前者规模达到20万亿美元,而后者只有14万亿美元。
然后发生了挤兑:对象不是传统银行,而是影子银行系统。但是发达市场的监管者搞错了监管对象。
简单而言,低利率的原因不是东亚地区的高储蓄,而是影子银行所创造的天量信贷供给。杠杆泡沫的最大受益者就是银行家们――银行利润的30%-70%进入了他们的口袋。
换言之,如果这些银行家(代理人)可以从泡沫中得利,那么他们就绝对不会考虑到公众(委托人)的福利。而泡沫破灭之后救援的代价都由纳税人承担。
我们现在知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