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经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6/24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的第三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学情分析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法是教法的引申,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也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在七年级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个别同学表现欲比较强, 对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但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不易深入,注意力易转移。这届学生还有个现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以及主动思考的精神,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特点,本节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运用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素材,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等方法,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力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难移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昌盛景象,体会北宋经济的繁荣。
(二)论从史出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小组讨论):
材料一:地域广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的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饿。
-------《宋书》记载南朝的历史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摘自《宋史》
答:材料一西汉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
材料二,说明到了南朝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
材料三,说明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三)南方经济的表现
教师引导:南方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猜一猜: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水稻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茶叶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