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5/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
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一些单亲家庭中,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她们认为再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就为了孩子而不再选择婚姻,或是害怕结婚。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父亲的影响作用,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惧怕、不信任男性。还有的离婚母亲会不自主地把对丈夫的埋怨、仇恨灌输给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在他们长大后就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择偶观念和婚姻生活。
在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 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近几年来,在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父性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父性教育即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专家呼吁,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依靠。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果父亲淡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指导,不注意学****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危害极大的。
在“孩子有了心理问题最先告诉谁”一项调查中,有58%的学生选择告诉好朋友,有18%的学生选择告诉母亲,只有4%的学生选择告诉父亲,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相当多的父亲和子女心理上有较大距离,父亲还没有成为孩子最值得依赖的朋友;在“谁经常参加你的家长会”一项调查中,有64%的学生选择母亲参加, 而选择父亲参加的只占30%。父亲不能参加学生家长会的典型理由是“太忙,有孩子妈妈就行了,不能两人都管。”父亲不积极主动参加家长会使得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爸爸最不满意的地方”一项调查中,有41%的学生选择“吸烟、喝洒”,有21%的学生选择“脾气不好”,有14%的学生选择“回家太晚”,仅此几项已经说明一些父亲身上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已经对孩子产生了程度不同的不良影响,正向一些孩子所说:“爸爸能吸烟,凭什么不让我吸”。
田梅,母亲,32岁,女儿6岁
孩子5岁那年,孩子的爸爸被派到外地去工作,一去就是3年。开始我没有太在意:爸爸不在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有一次,我家请了个木工师傅做家具。一向不同陌生男子说话的女儿却缠着这位木工师傅说个没完,还可怜兮兮地对人家说:“你抱抱我好吗?”我感到十分纳闷。待木工师傅走后,我问女儿为什么跟这位叔叔这样亲近?女儿歪着头说:“我觉得他长得像爸爸。”女儿是如此需要父爱。从那以后,丈夫写信时也给女儿单独写上几句,让女儿感受到父亲对她的关怀。可是我知道,父亲的关爱又岂是几封书信能替代的?
李琴,母亲,32岁,儿子7岁
我儿子最近出现了很多问题:学****不够用功,成绩中等,对父母越来越没有礼貌,很少主动叫爸爸、妈妈,很少说话。我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跟心理医生说了很多很多。后来心理医生解释说,问题主要出在孩子爸爸的身上。孩子说,在学校常有同学欺负他,他不知该怎么办。这种时候我怕孩子出事,往往让他忍耐。孩子很想听爸爸怎么说,可孩子他爸从来没有耐心地听孩子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