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成本对汽车行.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本对汽车行.doc

上传人:bjy0415 2018/6/25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本对汽车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本优势丧失汽车零部件业路怎么走
字号显示:大中小 2009-05-20 10:41:00 来源:生意社
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众多行业选择了涨价解压,唯独汽车业对此“谨小慎微”——在构成汽车产业链的汽车零部件、整车生产、汽车贸易三大环节中,只有汽车零部件中的轮胎是罕见的敢涨价者,而其底气来自于对技术和市场的相对垄断。
同整车一样,受成本、价格双重挤压的汽车零部件也处于生死抉择的关口。据全球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因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中国生产的部分零部件出口成本提高了16%,国外买家对中国零部件的兴趣开始下降,逐渐减少在华采购规模。由于高附加值产品缺乏,2010年将有160亿美元的零部件订单“逃离”中国。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中国汽车业将如何应对?
原油价格突破130美元;全球汽车钢板巨头新日铁对丰田汽车提价三成,每吨售价超过10万日元,创下26年来的最高价;在东京交易所,橡胶创下2006年6月以来的新高……在重要原材料和能源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汽车产业链的零部件环节上,厂家反应不一:轮胎巨头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涨价,而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选择维持原价。
国际汽车产业链的利润分配约为5:3:2,即零部件企业约占汽车产业链总利润的50%;整车生产企业约占30%;从事汽车贸易者约获得20%的利润。但由于零部件企业众多、集中度不及整车、议价能力不强,因此,事实上零部件企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低于整车,即按回报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汽车贸易、整车生产、汽车零部件。
正因为这样,汽车贸易商们对于原材料价格反应并不激烈,但整车生产企业则表现不一。“仅从钢材价格上涨的影响看,自重越重的车受影响越大。”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钢材价格上涨对商用车的影响大于乘用车,钢材重量占到卡车重量的70%至80%;在乘用车中,钢材价格上涨对低价的经济型影响更大。”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对高端品牌车的影响明显低于中低端车。这是由汽车产业存在的增值因素决定的。一辆车经过组装、物流、销售几大环节,而高端品牌汽车的原材材料成本所占比重并不高,%至1%;且高端品牌汽车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革新来消化掉这部分成本压力。但中低端汽车则完全不同,一辆3万元左右的车,钢材涨价可能吃掉其终端售价的5%。
与整车企业相同,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抗成本压力的能力不一。孙木子指出,两类零部件企业具有传递成本压力的能力。一是,身处相对垄断的细分市场中,如轮胎业。二是,进入整车配套体系、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或竞争力的企业,如***汽车、日本电装等。
而其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则叫苦不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汽车底盘生产商表示,近来和整车企业的谈判,每次都不欢而散。宝钢供应的原材料涨了近10%,我们要求和整车企业共同分担,但总是谈不拢。
在海外市场上,危机也开始袭向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全球咨询公司PAC集团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