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西安事变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安事变教案.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8/6/2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安事变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安事变的教学设计
金村中学路英雷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西安事变
2、能力培养
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西安事变的发生是国民党内部部分爱国将领不满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并接受了中共联合抗日主张的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充分展现了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坦荡胸怀和抗日救国的坚强决心。
教学要点
重点
西安事变的发生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具体实施和重大胜利,也是扭转时局实现全民族抗日的关键之举。因此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
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讲述和讨论法
导入新课
从九一八事变中,我们可能看出日本的野心不仅是东三省,而是要独占中国。他占领东北后还步步进逼,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华北)而且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我国伟大的音乐家聂耳在(1935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中国,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历史背景下创造了这首歌曲。这首歌成为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战斗号角,成为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在全国人民反日运动推动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新课教学
西安事变
预****西安事变的内容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西安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逼蒋抗日。
原因:直接原因: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催化原因:张杨受中共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引导一: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何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
生: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
生: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之情。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整理出西安事变的直接原因、催化原因与根本原因。
引导二:西安事变的结果是放了蒋介石,和平解决了此事变。中国共产党为何不杀了深仇大恨的蒋介石,而是放了他?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从西安事变发生时的复杂形势进行分析。
生:南京国民党内部也分成两派:亲日派何应钦等,极力主张“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替而代之;亲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龄等,反对“讨伐”,力主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而站在南京国民党两派背后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和英美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乘西安事变之机,扩大中国内战,以便实现它灭亡中国的野心,因而它极力挑拨南京和西安的关系。假如蒋介石被杀,中国将面临着新的危机。
生:英美帝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