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贵州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教育.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贵州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教育.docx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8/6/27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贵州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教育.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贵州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教育
贵州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教育2016-12-21浏览:分享人:马星舒手机版
(2016年11月13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三五”时期是贵州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总书记对贵州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具体实际,中共贵州省委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充满挑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抢抓国发2号文件出台、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构筑“精神高地”,奋力冲出“经济洼地”,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了在西部地区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为“十三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全力吸引外部资源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增比进位、项目观摩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通过打造“5个100工程”等发展平台集聚了发展要素,推动传统产业调整升级,促进科技资源聚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文化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年均增长%以上、突破1万亿元,人均水平接近5000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突破瓶颈制约、基础设施变化最大的五年。交通建设突飞猛进,铁路营运里程突破3000公里,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长沙高铁开通,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100公里,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人数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水运航道加快建设,乌江基本实现全程通航。水利建设空前加快,开工和建成黔中水利枢纽、夹岩水利枢纽、马岭河水利枢纽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预计新增供水能力18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51万亩,解决13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升级换代,“宽带贵州”建设取得突破,贵阳、遵义、安顺实现通信同城化。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最足的五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健全了现代市场体系,壮大了市场主体规模,各类企业注册资本超过2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倍,国有控股龙头企业加速成长,预计民营经济比重从35%提高到50%。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创建了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等“1+7”重要开放平台,高标准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民博会、世界山地旅游大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大大提升了贵州对外开放活跃度和投资开发吸引力,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预计分别年均增长%、53%和%。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坚守两条底线、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争取国家批准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强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完成造林面积2161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82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预计淘汰落后产能3783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减少万吨、万吨、万吨和万吨,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贵阳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颁布《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构,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启动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排污权交易改革试点,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市场化保障机制。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社会协调发展、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民生事业和社会治理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年均增长%和%,达到24465元和7505元。扎实推进“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精准扶贫脱贫“1+10”配套文件,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62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下降到%。城镇新增就业265万人,是“十一五”时期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