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二○一四年二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3
第一节编制依据 3
第二节井田地理概况 3
第三节井田开发现状与四邻关系 4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 5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5
第二节井下排水设施 7
第三章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7
第四章矿井主要水害及治理方案 9
第一节矿井发生突水的原因分析 9
第二节矿井水防治的整体规划 9
第三节井下水害治理方案 11
第五章实施计划及预期效果 17
第一节项目实施计划 17
第二节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效果 20
前言
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一种灾害。随着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入,矿井水害成为继瓦斯事故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另一主要灾害。
为了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监局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省政府出台的“十二条”规定,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特结合我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探、防、堵、截、排”等相应的措施。同时,近几年发生在乌海地区的两起透水事故(1、神华骆驼山底板岩溶水引发的透水事故。2海南区长富煤矿老空水引发的透水事故。)说明本地区的水害事故正逐渐显现,一是加强对岩溶水的控制,二是对本矿周边及本矿范围内的采空积水进行排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采取实际的控制手段,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因此编制地质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落实好防治水资金,抓好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整个防治水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使防治水规划落到实处,水害得到有效防治。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第一节编制依据
1、依据2008年5月,山西省第六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乌化一矿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2、依据200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3勘探队编制《乌化一矿煤炭勘探报告》。
3、依据201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编制《乌化一矿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4、依据2011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编制《水文地质补充勘察设计》;
5、依据《2013年度防治水总结报告》;
6、依据《防治水年度计划》;
7、依据防治水基础台账(15种);
8、依据井下探放水资料;
第二节井田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矿区西南部。行政隶属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5′30″~106°57′25″,北纬39°23′08″~39°24′46″。。
二、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桌子山背斜中南部倾没端,构造复杂,受剥蚀影响,冲沟发育,地势起伏显著;北部为宽缓的河谷、洼地,南部为岩石裸露的低山丘陵。
井田位于其南部,为高度不大的低中山丘陵高原地貌,海拔1274~1315m。
三、交通条件
由于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大力开发,区域内铁路、公路网比较发达,109国道距矿区约2km,。
四、河流水系
本井田内发育有由东南向西北的宽缓谷川,常年干涸无水,只在暴雨期间才有短暂的地表迳流。
五、气象
本区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半沙漠半干旱地带,属大陆干旱气候;蒸发量大于量降水,,大气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四季多风,,,°,冻结期达半年之久,~。
第三节井田开发现状与四邻关系
1、乌化一矿东北为正兴白云乌素煤矿。其一:该矿采空区边界与本矿都有50米的煤柱,且乌化一矿在相邻边界留设的矿界煤柱以内只布置运输及回风巷道,不布置回采工作面;其二:正兴白云乌素矿对正常采空区积水疏放,采空区无积水,该地段对乌化一矿不存在水害威胁;其三:正兴白云乌素矿现在的回采工作面距我矿最近距离为1000米,我矿不受其采动影响。
2、乌化一矿北部为灾害治理区域,经实际勘察,×105m³,巷道主要布置于9#煤层,平均厚度1m左右。2010年我矿通过隔离、剥离、回填、夯实等手段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并在剥挖区深部靠近本矿井田一侧用砂石砌筑隔离墙,墙宽1m高超出煤层1m。所以不会对本矿造成威胁。
3、乌化一矿以南为海荣煤矿,相邻两矿为同一煤层开采,相邻边界均留设30米矿界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