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给水处理工艺和水厂设计(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
1 给水处理工艺系统和构筑物选择
2 水厂设计
3 水厂生产过程检测和自动控制
1 给水处理工艺系统和构筑物选择
一、给水处理工艺系统
由多个单元处理组成的处理过程即为处理工艺系统。
水源:江、河、湖泊和水库地表水
水源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
Ⅲ类以上水体标准。
出厂水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适用未受污染或污染极其轻微的水源,以除浊杀菌为主。
在去除微小悬浮物的同时,也能去除一些附着在上面的有机和无机溶解杂质和菌类。所以,降低浊度是关键。
1)原水常年浊度低于25NTU,且未受污染、
不滋生藻类,可采用微絮凝过滤(直接过滤)。
2)水源水常年浊度很高,含砂量很大时, 采用高浊水预沉二级沉淀工艺:
原水中氨氮、有机物、铁锰、藻类超标(微污染)
(1)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
预处理方法:生物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粉末活性炭吸附法(PAC)
生物预氧化的作用:去除氨氮、藻类和部分有机物。
生物预氧化构筑物可设置在地面之上,以利于水厂重力流布置。
1)原水中含可生化有机物时,常年氨氮>1mg/L时,
采用生物预氧化法。
辅助设置鼓风机房,需保持水温在5℃以上。
(1)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
2)当原水中含较多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时,
宜化学预氧化法。
化学氧化剂:氯、臭氧、二氧化氯、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
化学氧化剂的种类及投加剂量选择,
取决于水中污染物种类、性质和浓度等。
(1)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
2)当原水中含较多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时,
宜化学预氧化法。
化学氧化剂:氯、臭氧、二氧化氯、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
化学氧化剂的种类及投加剂量选择,
取决于水中污染物种类、性质和浓度等。
含藻类经常繁殖的原水,可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杀藻后,配合活性炭吸附,降低藻毒素含量。
含溶解性铁锰或少量藻类的原水,预加高锰酸钾氧化具有较好效果。
原水含土腥味和霉烂味(由土臭素和2-甲基异冰片引起),投加高锰酸钾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能够很好去除异臭异味。
高锰酸钾与活性炭联用
(1)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
3)当水源水质突发变化或季节性变化时,
可在混凝剂投加之前投加粉末活性炭
PAC投加点应通过试验确定:
可在混凝剂投加之前,也可在絮凝池中间或后段。
(在沉淀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