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校园诈骗案例及预防手册52.doc

格式:doc   大小:94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校园诈骗案例及预防手册52.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8/6/28 文件大小:9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校园诈骗案例及预防手册5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园诈骗案例及预防手册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丹青学园第二期NSEP项目
编者陈凤金晶白梦如高翔张科迪
2011/3/27
前言
大学诈骗案件是指以大学生为作案目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财物行为的案件。这类诈骗案件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大学生往往容易上当。诈骗案件发生后,侵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心身受到沉重打击,轻者令学生烦恼或陷入经济困境,影响其正常的学****和生活,无法顺利完成学业;重者则会使有些受害学生***轻生或导致连环的治安及刑事案件发生,其危害性极大。有鉴于此,我们小组通过网络、走访、问卷等多种途径总结并编纂了此手册希望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些防骗的小知识。
此外在本册编写过程,自始至终得到了浙江大学丹青学园施晨辉辅导员的鼎立支持,和校保卫处的帮助与配合,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本册难免在效果上不尽如人意,衷心的希望得到师生们的指正与指导
作者张科迪
2011/3/27
目录
大学诈骗案件的表现形式·······················(04)
骗子的十种惯用伎俩··························(07)
校园诈骗案例系列(一)——网络诈骗案例
“网络钓鱼”诈骗····························(08)
网络游戏装备及游戏币交易诈骗···············(10)
网上中奖诈骗·····························(11)
网络购票诈骗···························(11)
校园诈骗案例系列(二)——冒充熟人诈骗案例
电话冒充老师诈骗·························(
13)
网络冒充熟人诈骗························(13)
校园诈骗案例系列(三)——校园直接诈骗案例
近期校园诈骗案例警示(1) ·····················(15)
近期校园诈骗案例警示(2)·····················(16)
其他校园诈骗案例························(18)
诈骗案件的发案原因·····························(21)
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21)
防范注意事项···························(23)
大学诈骗案件的表现形式
社交诈骗。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的不断加强,大学生为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进行各种人际交往是必要的,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忘记了社会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被某些心怀叵测的人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而上当受骗。社交型诈骗主要发生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交友、家教、实****娱乐等。
择业诈骗。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着找工作,应聘择业的问题。在择业活动中,有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警惕性,忽视了这方面的安全问题,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假招聘诱使毕业生失去金钱,甚至人身自由。
商业诈骗。随着社会生活日益新潮和多样化,一些学生在购买日常的生活用品,紧俏物资等商业活动中,一味苛求物美价廉,而对推销人的认识和推销过程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经验,常常被骗,枉费钱财。
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露出马脚,通常采取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或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找工作,经过人托人再托人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儿们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等拿到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
真实身份,虚假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以次充好,恶意行骗。将废旧手机或手提电脑重新包装后,向学生兜售,骗取学生的财物。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乘虚而入,顺手牵羊。
招聘为名,设置骗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